[实用新型]蚯蚓挂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5257.4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9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传孝 |
主分类号: | A01K83/06 | 分类号: | A01K83/06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22205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134001 吉林省通***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蚯蚓 挂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器具,即蚯蚓挂钩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钓鱼常采用蚯蚓做诱饵。把蚯蚓从蚯蚓盒中取出,拿在手中,调整方向掐住,再用鱼钩钩蚯蚓的尾部或头部,因蚯蚓体滑,钩挂费劲。有时需要对较大的蚯蚓切段使用,对于切段后的蚯蚓不好拿住或无法拿住,钩挂费时费力,容易扎手,还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快速、方便钩挂蚯蚓的蚯蚓挂钩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蚯蚓挂钩器包括透明底板,底板内有抽拉杆,抽拉杆里端空腔有通外界的豁钩口,对应空腔上方有移动的挡板。
使用时,把整条的蚯蚓放在抽拉杆槽内(用与整条蚯蚓挂钩法),推压到里端空腔内,此时用鱼钩从豁钩口处插入钩住蚯蚓,同时移动开挡板,钩出蚯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把蚯蚓推压到一端,通过豁钩口插入鱼钩钩住蚯蚓并取出,实现快速、准确、方便、安全、卫生钩挂住蚯蚓,是钓鱼爱好者理想器具。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2是图1右视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3,蚯蚓挂钩器包括透明底板1,底板1内有抽拉杆2。通常底板1采用上下两块透明板,抽拉杆2被夹在其中形成的抽拉杆槽16内。抽拉杆2里端空腔3(即抽拉杆槽16里端)有通外界的豁钩口4,用于插鱼钩。对应空腔3上方有移动的挡板5。挡板5一部分作为空腔3的上部盖板,逆时针扳动凸板18,挡板5绕轴17转动,露出部分空腔3,可以方便钩出里面的蚯蚓。透明底板1、挡板5、抽拉杆2均可塑料板或有机玻璃板,以方便看见、钩取蚯蚓。
底板1表面对应抽拉杆槽16有投放蚯蚓的槽口6,以更加方便放入蚯蚓。放蚯蚓时,下拉抽拉杆2,使抽拉杆2前端头拉至槽口6下端,露出抽拉杆槽16,放入蚯蚓,上推抽拉杆2,可以把蚯蚓推到空腔3处压缩,便于钩出。槽口6上有盖片。
参见图1、2,为了事先排布多个待钩的蚯蚓,底板1上表面固定有底盘7,底盘7上有盖板8;底盘7和盖板8之间有旋转的框格9,框格9沿圆周有环状、间隔的多个网格10(图中为十六个),用于装蚯蚓;底盘7和盖板8上对应网格10、抽拉杆槽16处都有投放蚯蚓孔11。放蚯蚓时,抽拉杆2挡住底盘7上的蚯蚓孔11,放入蚯蚓,转动框格9,蚯蚓置于网格10,不断投放,不断转动框格9,将十六个网格10放满蚯蚓为止。使用蚯蚓时,下拉抽拉杆2,使抽拉杆2前端头拉至槽口6下端,露出抽拉杆槽16和蚯蚓孔11,转动框格9,网格10对上蚯蚓孔11,刮推其内的蚯蚓掉入抽拉杆槽16内,上推抽拉杆2,可以把蚯蚓推到空腔3处,便于钩出。每转一下框格9,可以准确放入一个蚯蚓。
参见图2,抽拉杆2里端空腔3内有一台面12,把蚯蚓挤压其中,又可以给抽拉杆2定位,不至于把蚯蚓挤的太重。
参见图1、2、3,底板1背面安装有蚯蚓挂钩夹13,通常用来夹住切段后的蚯蚓。蚯蚓挂钩夹13两夹头对合后成管状14(管径大小还能决定夹不同的活饵比如海蚯蚓(海蚕)红虫,蝇蛆等),夹头端头沿夹头宽度方向间隔加工有多个钩口15(图中三个,一般三至五个不等),钩口15宽度可以多种规格,以适应不同大小鱼钩。用蚯蚓挂钩夹13夹住蚯蚓后,通过钩口15钩住蚯蚓,此时松开夹口即可。蚯蚓挂钩夹13不仅可以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后面,实现切段挂钩,包钩挂钩,整条挂钩多功能,也可以卸下单独使用。蚯蚓挂钩夹13可以并排设置两个窄的(通常为鱼钩宽度大小。图中为一个,比较宽),可以实现分段松夹,以便于较长蚯蚓穿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传孝,未经李传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5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