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TO过桥电容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5377.4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6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严翠萍;翟健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点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to 过桥 电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TO过桥电容屏。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目前手机、数码相机、掌上游戏机、车载DVD、MP3、仪表食品等的键盘或鼠标逐渐被电容屏所替代。电容触摸屏的产品在几年前并不是十分火热,而随着人们对于触屏产品的接触越来越多,所以近两年也慢慢的被更多的人接受甚至成为习惯。触摸屏的迅速成长,不仅激起了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也间接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其多点触控的操作方式更是把触摸屏产品的影响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起来。
触摸屏主要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器屏幕的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收后送触摸屏控制器,而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的信息,并将此信息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在电容式触摸屏中,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具有结构简单,透光率高等特点,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触摸感应部件一般为多个行电极和列电极交错形成感应矩阵。通常采用的设计方式包括将行电极和列电极分别设置在同一装饰玻璃基板的两面,防止在交错位置出现短路;或者是将行电极和列电极分别设置在同一装饰玻璃基板的两面,防止在交错位置出现短路。还有一种是将行电极和列电极设置在同一装饰玻璃基板的同侧,形成于同一导电膜上,在行电极和列电极交错的位置通过设置绝缘层并架导电桥的方式隔开,将行电极和列电极隔开并保证在各自的方向上导通,可以有效的防止其在交错位置短路。
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案的电容式触摸屏会存在透光率不高以及工作稳定性差的缺陷,传统的设计方案的电容式触摸屏透光率很难突破80%。且整体受力弯曲变形时,容易在界面上出现分享,导致电极断路触摸失效,触摸感应部件因而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透光率高且触感部件寿命较长的ITO过桥电容屏。
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ITO过桥电容屏,所述电容屏包括装饰玻璃基板,通过光学胶层叠于所述装饰玻璃基板上的电容功能基板,以及依次层叠于电容功能基板的ITO过桥电极、第一绝缘层、ITO电极、金属电极和第二绝缘层,所述ITO电极包括电容屏驱动和感应电极,所述电容屏驱动与感应电极相互独立设置于同一层面,所述装饰玻璃基板包括视窗区和非视窗区,所述非视窗区分布有黑色树脂层,所述黑色树脂层还设置有金属电极线路布线,所述装饰玻璃基板设置有桥连点,所述黑色树脂层的布线与所述装饰玻璃基板上的桥连点通过桥接方式相互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装饰玻璃基板为化学强化玻璃基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装饰玻璃基板的厚度为0.25-0.3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ITO过桥电容屏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为:透光率较高,且整体受力弯曲变形时,不容易在界面上出现,难以导致电极断路触摸失效,触摸感应部件不会因而容易损坏。
被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方面,并且与其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一种ITO过桥电容屏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ITO过桥电容屏的最佳实施例之一,参见附图1,所述电容屏包括装饰玻璃基板11,通过光学胶层12叠于所述装饰玻璃基板上的电容功能基板13,以及依次层叠于电容功能基板的ITO过桥电极14、第一绝缘层15、ITO电极16、金属电极17和第二绝缘层18,所述ITO电极16包括电容屏驱动和感应电极,所述电容屏驱动与感应电极相互独立设置于同一层面,所述装饰玻璃基板11包括视窗区和非视窗区,所述非视窗区分布有黑色树脂层,所述黑色树脂层还设置有金属电极线路布线,所述装饰玻璃设置有桥连点,所述黑色树脂层的布线与所述装饰玻璃基板11上的桥连点通过桥接方式相互连接。
所述装饰玻璃基板11为化学强化玻璃基板。
所述装饰玻璃基板11的厚度为0.38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ITO过桥电容屏,其透光率较高,且整体受力弯曲变形时,不容易在界面上出现,难以导致电极断路触摸失效,触摸感应部件不会因而容易损坏。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或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之间方案的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点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点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5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