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鼓包式插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6037.3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2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飞宇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5 | 分类号: | H01R13/05;H01R13/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鼓包 式插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接触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提高电子连接器接触性能的螺旋鼓包式插针。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产品领域中,为实现各种外围设备与主机之间的电信号传输,主要依靠连接器来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达到信号传输的目的。因此,连接器插孔与插针之间接触性能是否可靠,决定了信号传输质量的可靠性。如图1所示,在传统连接器中,通常是采用在插孔4上用线切割进行局部剖切,然后将局部剖切部位6进行适当的收压,使插针插入时,能与收压段接触,在该部位弹性压力的作用下,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采用这种插针结构,插孔4的局部剖切部位6在长期反复插拔的过程中,弹性压力会逐渐消失,使得二者之间的接触可靠性渐渐降低,信号的传输质量越来越差,特别是振动环境下工作的电子设备,表现尤其突出。因此如何提高连接器插针与插孔的接触性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鼓包式插针,从而解决了接触器长期反复插拨后接触性能降低的缺陷,使插针接触性能得以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螺旋鼓包式插针,采用多股铜丝通过螺旋运动卷绕在一起而成,并在局部设计一个鼓包,使鼓包中间镂空,鼓包能在径向压力的作用下径向收缩,而轴向伸长。
所述铜丝采用铍青铜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插针采用多股铍青铜丝卷绕在一起,由于采用的材料为铍青铜丝,弹性好,在采用特殊工艺压制鼓包后,该鼓包直径就会增大,且中间为镂空,具有一定的避让空间。因而在将插针插入插孔后,前端能顺利的插入插孔中,并利用其进行导向,随着插入力的增加,插针渐渐深入,而鼓包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从而进入到插孔内。在这个过程中,鼓包始终与插孔内壁接触,在插孔与插针之间保持着一定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而使插针的接触性能得以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鼓包式插针结构解决了接触器长期反复插拨后接触性能降低的缺陷,使插针接触性能得以提高;同时采用该结构的插针,不必在插孔上进行线切割剖切,使插孔的加工更加简化,成本得以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鼓包式插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鼓包式插针实施例示意图;
图3传统插针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丝,2—鼓包,3—螺旋插针,5—传统插针,6—局部剖切部位,7—插孔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螺旋鼓包式插针,采用多股铜丝1通过螺旋运动卷绕在一起而成,并在局部设计一个鼓包2,使鼓包2中间镂空,鼓包2能在径向压力的作用下径向收缩,而轴向伸长。
所述铜丝1采用铍青铜丝。
图2指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旋插针在连接器中的应用,所述插孔底座7组装在连接器内,螺旋插针3焊接在印制板上,在采用特殊工艺压制鼓包2后,该鼓包2直径比原线径增加了0.2-0.4mm,且中间为镂空,具有一定的避让空间。因而在将螺旋插针3插入插孔4后,前端能顺利的插入插孔4中,并利用其进行导向,随着插入力的增加,螺旋插针3渐渐深入,而鼓包2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从而进入到插孔4内。在这个过程中,鼓包2始终与插孔4内壁接触,在插孔4与螺旋插针3之间保持着一定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而使螺旋插针3的接触性能得以提高。通过采用该插针,能简化插孔的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可在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广泛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飞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遵义市飞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6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向防误插连接器插座组件
- 下一篇:气体纯度测定简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