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ZigBee的无线红外非接触式多点测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7278.X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4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葛学海;谢凡;彭俊杰;李勇;张维可;周德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封市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zigbee 无线 红外 接触 多点 测温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测温方法和红外测温系统,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下非接触式多点温度的测量。
(二)背景技术
红外测温技术因其具有非接触性、能够实时显示、易实现自动控制、测温范围广、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所公开的红外测温技术中关于无线红外非接触式多点测温的很少,并且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红外测温是把被测物看成黑体,来测量其辐射强度,通过辐射率的修正,确定其温度。红外测温方法基于被测物体的辐射能量与该物体的温度之间的关系来标定温度,通常要乘以辐射率系数,只能给出一段近似直线。因而,现有红外测温方法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辐射率的修正不准确,使得测温精度只能停留在1%的水平;第二、目前所公开的测温技术中关于红外多点测量的很少,并且结构复杂,操作繁琐。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红外非接触式多点测温系统,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红外测温仪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缺陷,公开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红外非接触式多点测温系统,采用独立的红外测温传感器,能够实现无线测温,非接触式测温,多点测温和实时温度显示,很好的克服了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ZigBee的无线红外非接触式多点测温系统包括工控机、ZigBee温度采集路由和多个ZigBee无线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控机通过光纤与ZigBee温度采集路由连接,所述的ZigBee温度采集路由通过2.4G的ZigBee无线局域网络与多个ZigBee无线红外测温装置一一连接。所述的ZigBee无线红外测温装置是由微处理器、光耦、红外测温传感器、E2P存储器、电池以及ZigBee无线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2P存储器和电池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红外测温传感器和所述的ZigBee无线模块通过光耦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电池为锂亚硫酰氯高温电池。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ZigBee的无线红外非接触式多点测温系统示意图。
图2为基于ZigBee的无线红外非接触式多点测温系统的ZigBee无线红外测温装置示意图。
图3为基于ZigBee的无线红外非接触式多点测温系统的ZigBee无线红外测温装置安装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ZigBee的无线红外非接触式多点测温系统包括工控机、ZigBee温度采集路由和多个ZigBee无线红外测温装置。所述的ZigBee无线红外测温装置是由微处理器、光耦、红外测温传感器、E2P存储器、电池以及ZigBee无线模块组成。
如图1所述的基于ZigBee的无线红外非接触式多点测温系统包括工控机、ZigBee温度采集路由和多个ZigBee无线红外测温装置。所述的ZigBee温度采集路由负责采集各ZigBee无线红外测温装置的温度数据,然后将数据打包并通过光纤发送给工控机,实现对各个温度点的实时监控。
如图2所述的基于ZigBee的无线红外非接触式多点测温系统的ZigBee无线红外测温装置由微处理器、光耦、红外测温传感器、E2P存储器、电池以及ZigBee无线模块组成。所述的红外测温传感器采集被测点温度,将数字化信号传送给微处理器,通过ZigBee无线模块将温度数据传送到ZigBee温度采集路由。E2P用来存储装置的地址、温度上限、温度下限信息。
如图3所述的基于ZigBee的无线红外非接触式多点测温系统的ZigBee无线红外测温装置安装示意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igBee无线红外测温装置应垂直于被测物体处固定,与被测物体的距离应不大于50公分,所述的ZigBee无线红外测温装置的红外测温传感器应对准物体的几何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封市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开封市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72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