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阅读灯终端在线检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7314.2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3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军;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4 | 分类号: | G01R31/44;G01M11/00;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阅读 终端 在线 检测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阅读灯的检测工装,主要用于检测灯泡亮度、点亮开关切断后延时、常亮、关闭及灯具组件物料缺件。
背景技术
汽车阅读灯是汽车驾驶室中不可缺少的照明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汽车阅读灯,包括壳体10a及设于壳体10a上的灯(图中无显示),壳体10a的正面具有灯罩1a,左灯开关按钮2a、右灯开关按钮4a及中灯开关的拨钮3a,壳体10a的反面具有线路片9a、PCB板6a和海绵体7a,线路片9a连接有导电用的接线端子8a,线路片9a两侧具有防护套5a。
汽车阅读灯出厂前一般需要进行检测,检测的项目很多,如供电系统是否运行正常;灯的亮度是否符合要求;灯罩位置和防护套位置是否安装到位,灯的按钮和拨钮是否能正常工作。目前,这类产品的总成检测几乎都是人工检测,而且,各个检测项目都是独立分开的。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灯光亮度差异检测不出来;第二,长时间工作人会疲劳,产品零部件易漏装、漏检;第三,人工检测产品周期太长,效率低下,检测出的产品稳定性也没有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自动检测灯光亮度的汽车阅读灯终端在线检测工装。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不易漏装、不易漏检的汽车阅读灯终端在线检测工装。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检测快递的汽车阅读灯终端在线检测工装。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全面的汽车阅读灯终端在线检测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阅读灯终端在线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板;
底座,设于前述工作台板上,用于设置待检测产品;
红外传感器,设于前述的底座底部,用于检测产品是否到位;
夹紧组件,设于前述工作台板上,包括夹紧块和驱动夹紧块移动的夹紧气缸,能将待检测产品夹紧于前述的底座上;
供电探头,设于前述的夹紧块前端,用于向待检测产品供电;
光敏电阻传感器,设于前述工作台板上,用于检测产品中灯的光亮度;
拨钮组件,设于前述的工作台板上,包括拨钮爪及驱动拨钮爪定位拨钮的拨钮气缸和驱动拨钮爪来回移动的电机;
按钮组件,设于前述的工作台板上,包括按钮气缸及设于按钮气缸前端的按钮块;
控制器,控制输出端分别与前述的夹紧气缸、供电探头、拨钮气缸和按钮气缸连接,控制输入端与前述的红外传感器和光敏电阻传感器连接。
所述的夹紧块上设有用于检测防护套或PCB板的接近开关传感器,并且,该接近开关传感器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控制器通过电磁阀分别与前述的夹紧气缸、拨钮气缸和按钮气缸控制连接。
所述的工作台板上设有报警器,该报警器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杜绝人在疲劳时产生错误的判断。
所述的控制器还连接有一显示器。人际界面,便于操作,同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进一步,所述的拨钮组件还包括一推块,所述的拨钮爪和电机设于该推块上。
进一步,所述的工作台板上设有支架,所述的光敏电阻传感器则设于该支架上,并且,该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检测灯罩的接近开关传感器,通过接近开关传感器能检测到灯罩是否安装到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汽车阅读灯的按钮和拨钮能自动启动,并结合光敏电阻传感器和控制器能完成汽车阅读灯的光亮度检测,整个工序操作简单、检测快速,而且准确率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阅读灯正面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汽车阅读灯背面视图。
图3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汽车阅读灯终端在线检测工装包括工作台板10、底座6、红外传感器61、夹紧组件、供电探头52、光敏电阻传感器2、拨钮组件、按钮组件、控制器(图中无显示)、显示器(图中无显示)和报警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7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音定位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池爆炸性能测试网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