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式单层二维触摸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9768.3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8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邓耿淳;李健;石吉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单层 二维 触摸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单层二维触摸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通常需要多层导电材料结构(如ITO),有些虽然只用单层ITO来实现,但却需要在X方向-Y方向交叉点处增加跳线以形成X、Y两个维度相互交叉的网络,即要求其中一个维度的电极设计成在另一个维度的电极上进行跳线的结构,制作跳线结构时,首先需要在交叉的位置首先布设一绝缘层,然后再在绝缘层上布设由导电材料形成的跳线,这种布线非常复杂,对工艺精度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旨在单层基板上实现非跳线结构的电容式触摸检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容式单层二维触摸传感器,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上布设有若干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列的感应电极,每一感应电极包括若干沿第二方向平行排列的感应电极齿,各个感应电极齿通过一感应电极轴线相连通,所述感应电极轴线在第一方向上呈波浪状;
对于每一个感应电极,其两侧各布设有一驱动电极块序列,每一驱动电极块序列包含若干驱动电极块;所述驱动电极块具有一驱动电极轴线,所述驱动电极轴线沿与其垂直的方向伸出若干驱动电极齿,所述驱动电极齿与所述感应电极齿相离齿和;在各个驱动电极块序列中,次序相同的驱动电极块的引线相短接构成一个驱动电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电极轴线在第一方向上呈三角波形。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上下两底边均绑定有柔性印刷电路板,各个驱动电极块的走线就近向所述基板的上下两底边引出至相应的柔性印刷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极齿与感应电极齿之间的距离为200~300u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将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设计为齿和的形状,通过齿和部分形成电容结构,而无需再设计跳线,使布线得到简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工艺条件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式单层二维触摸传感器的布线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布线图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包括一基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基板上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分布有若干第一电极和若干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形成电容结构,两者分别为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即,只要保证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一个在水平方向布设另一个在垂直方向布设即可,为表述方便,下文分别将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首先请一并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在基板上布设有若干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列的感应电极,每一感应电极包括若干沿第二方向平行排列的感应电极齿11,各个感应电极齿通过一感应电极轴线12相连通,感应电极轴线12在第一方向上呈波浪状,在图1中,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以三角波形为了示出了感应电极轴线12的形状,应当理解,还可以设计其他各种形状,只要能将各个感应电极齿11连通起来即可,例如正弦波形、方波形,甚至竖直的感应电极轴线,等等。
对于每一个感应电极,其两侧各布设有一驱动电极块序列,每一驱动电极块序列包含若干驱动电极块;驱动电极块具有一驱动电极轴线21,驱动电极轴线21沿与其垂直的方向伸出若干驱动电极齿22,驱动电极齿22与感应电极齿11相离齿和;在各个驱动电极块序列中,次序相同的驱动电极块的引线相短接构成一个驱动电极通道,例如,各个驱动电极块序列中的第1个驱动电极块相短接构成驱动电极通道1,第2个驱动电极块相短接构成驱动电极通道2。
驱动电极齿22与感应电极齿11的齿和位置即形成电容结构,感应电极齿11可实时感应到驱动电极齿22上电荷的变化,无需跳线即可实现单层触摸检测。优选地,驱动电极齿22与感应电极齿11之间的距离为200~300um。
本实施例中,基板的上下两底边均绑定有柔性印刷电路板,各个驱动电极块的走线就近向基板的上下两底边引出至相应的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便于驱动电极块的走线就近向基板的上下两底边引出至相应的FP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9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缆故障检测终端
- 下一篇:可防止过载的汽车点火开关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