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0967.6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3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姜在波;张有用;李名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何传锋 |
地址: | 5106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穿刺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穿刺针。
背景技术
经皮经肝穿刺在临床上用途广泛,手术中使用的穿刺针有多种,最常使用的为Chiba针。普通Chiba针的针体为直形,针尖呈斜形,一般能满足临床诊断与治疗需要。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肝脏形态变异、胆管或血管纤细、穿刺点选择不当,需要反复调整穿刺点及穿刺方向,这样有可能导致肝脏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普通Chiba针就暴露出其设计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穿刺针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穿刺针,经皮经肝穿刺中,在胆管、门静脉或肝静脉狭窄的情况下,仍能进行准确地穿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途穿刺针,包括针柄、针杆和针尖,针杆呈直形;针尖部分呈弯曲状,针尖的切口呈斜形;针柄有标记切口;针尖弯曲方向、针尖切口方向与针柄标记切口方向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针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5厘米。
前端针尖1厘米呈15-30度弯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针杆呈直形,长度≥15cm,前端针尖1cm呈15-30度弯曲,便于在穿刺针不退出肝包膜的情况下,调整穿刺角度;针尖切口呈斜形;针柄有标记切口。针尖弯曲方向、针尖切口方向与针柄标记切口方向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便于判断与调整针尖方向与穿刺方向。由于针尖弯曲设计,在进行经皮肝穿刺时,通过旋转体外的针柄,不用或者轻微后撤穿刺针, 即可在肝内调整针尖穿刺方向进行胆道(或者血管)的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的创伤。由于针尖弯曲,使导丝更容易进入胆道(或者血管)的主干,减少操作时间,减少了X线曝光量,降低了医患的射线损伤。本实用新型在胆管、门静脉或肝静脉狭窄的情况下,亦能穿刺到目标,并使导丝、导管器材进入胆管或血管内,建立穿刺通路,进行治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图7是手术过程示意图(目标胆管或血管在穿刺针尖的下方)。
图8-图12是手术过程示意图(目标胆管或血管在穿刺针尖的上方)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穿刺针的针杆呈直形,针尖向上弯曲,弯曲处呈弧形,弯度15-30度,弯曲段长度1cm,针尖的切口呈斜形,针杆有标记切口,针尖弯曲方向、针尖切口方向与针杆标记切口方向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请参阅图3至图7,如果目标胆管或血管在穿刺针尖的下方,通过轻微后撤穿刺针,再向前穿刺,即可穿刺道目标胆管或血管。当穿刺针在目标胆管或血管内,如果穿刺针的切口方向与胆管或血管的纵行方向不一致,再通过旋转穿刺针的方向,使针尖与胆管或血管的纵行方向一致,更容易引入导丝。
请参阅图8至图12,如果目标胆管或血管在穿刺针尖的上方,通过轻微后撤穿刺针,再180度旋转穿刺,向目标胆管或血管穿刺,即可穿刺道胆管或血管。当穿刺针在目标胆管或血管内,如果穿刺针的切口方向与胆管或血管的纵行方向不一致,再通过旋转穿刺针的方向,使针尖与胆管或血管的纵行方向一致,更容易引入导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0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