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管路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1510.7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6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东;何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星医药耗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管路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管路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一种主要方法,通常分为腹腔透析和血液透析,其中,腹腔透析费用较低,并且使用方便,不会严重干扰病人的日常行为。因此,腹腔透析应用比较广泛,为医生和病人所接受,腹膜透析系统的安全性也不断完善,采用材料以及管路的连接件上都有提高,尤其是在药液袋的药液经过连接器流入到外接管路时,连接器的设计不能阻碍药液的流动。如图1所示,是现有的腹膜透析系统,其中医用接头15的手持部位两端的凸出端相互垂直,一般是设置有四个凸出端均匀围绕分布所述接头的中心线,这样,在操作时,把持其中的两个对立的手持面,然后连接病人身体上的连接短管,存在的问题一是手持面不易把持,连接短管过程中费力;二是接头与连接短管连接时,连接短管有一部分外露,容易被污染,给病人带来感染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管路接头,解决了在连接病人身体上的连接短管时把持不易且用力不适的问题,还克服了连接过程中连接短管易污染的问题,其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管路接头,包括接管部、手持部、止挡部、螺纹接口,所持手持部设置有两个把持平面,所述两个把持平面相互平行;所述止挡部设置在所述手持部和螺纹接口之间;所述螺纹接口包括螺纹部和套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止挡部为圆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医用管路接头中心线贯通设置有药液流孔,所述药液流孔在止挡部有最小孔隙。
进一步的,所述止挡部的面积大于手持部的截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接管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管部的直径不大于所述把持平面间的距离。
所述医用管路接头使用时操作方便,更换连接简捷迅速,并且安全性高,防止了病人被感染的危险,降低了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腹膜透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管路接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目前腹膜透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腹膜透析系统包括药液袋11、废液袋12、药液袋11的出口管13、管路连接器16、套接管17、医用管路接头15、废液袋12的进口管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管路接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医用管路接头包括接管部1、手持部2、止挡部5、螺纹接口,所持手持部2设置有两个把持平面,所述两个把持平面相互平行;所述止挡部5设置在所述手持部2和螺纹接口之间;所述螺纹接口包括螺纹部3和套接部4,在套接部4插入的连接短管与螺纹部3相连接。
所述止挡部5为圆环形。
所述医用管路接头中心线贯通设置的药液流孔在止挡部5有最小孔隙。
进一步的,所述止挡部5的面积大于手持部2的截面积,以便于在旋转连接短管时用力均匀,把持紧固。
进一步的,所述接管部1设置有外螺纹,与外部连接管路相连接,设置的外螺纹使得外部管路连接紧密,保持良好的气密性。所述接管部1的直径不大于所述把持平面间的距离,外部管路连接到接管部1时,最多与把持平面相接触,而不会破坏外部管路与接管部1的气密性。
所述医用管路接头设置的两个把持平面,连接所述连接短管时能够轻松的旋转连接,用力适当,并且安全性高,防止了病人被感染的危险,降低了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星医药耗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星医药耗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1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枝锯的伸缩管结构
- 下一篇:一种增大弹性变形的塑件卡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