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起重机及其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2131.X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8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史先信;朱磊;李丽;单增海;丁宏刚;张正得;孙建华;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0K1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起重机 及其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起重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起重机的驱动系统。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驱动系统的汽车起重机。
背景技术
汽车起重机具有汽车和起重机的双重特点,在道路行驶要满足道路车辆的法规要求,在施工场地又要具备工程车辆的作业特点。现有的汽车起重机均采取单一动力系统驱动方式,随着起重机向大型化发展,整机质量要达100吨以上,满载转移质量在200吨以上,对车辆动力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而目前行业内道路车辆用发动机最大功率也在500KW以下,仅能满足整机质量100吨以下车辆动力性能要求,如果选配非公路用发动机,可匹配到更大马力发动机,但不符合道路车辆法规要求,不能上路行驶。
因此大型汽车起重机受到法规标准和配套基础的双重制约,通常需要卸载转移或借助辅助拖车牵引。大型汽车起重机重载转移时,其爬坡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一直是困扰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一大难题。
现有汽车起重机匀为单一动力系统驱动方式,一般有两种驱动形式: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起重机典型机械传动方式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汽车起重机典型液压传动方式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1所示的机械传动方式,包括发动机11、变速箱12、分动箱13、传动轴14、车桥15等,发动机11输出的动力通过变速箱12进行速度控制后传递到分动箱13,分动箱13通过调整后把动力进行分配,分别向前、向后输入到驱动车轴,从而使车辆运动。
图2所示的液压驱动方式,包括发动机21、泵22、马达23、驱动桥24等。发动机21驱动液压泵22工作,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以液体的压力和流量表现出来,带动液压马达23旋转,把液压能再次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车轴转动。
该两种车辆驱动方式具有各自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如机械驱动方式,由于是机械传递,其空间布置要求连贯,对布置空间有较高要求,不易实现五轴以上的驱动,且无法实现双动力驱动时两个以上机械传动系统并行,驱动能力受限制,不能满足超大吨位车辆在工地转移的需要;而液压驱动方式,由于动力传递过程需要能量形式的多次转换,因此能耗大、效率低,一般只用在低速、大扭矩传递,难以满足汽车起重机大型化、高速移动的需要。
因此,寻找一种适用于大型汽车起重机的驱动系统,使之满足汽车起重机作业和转场的双重需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起重机的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能满足汽车起重机按法规公路行驶和重载场地转移双重需要,适应汽车起重机的大型化发展趋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驱动系统的汽车起重机。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的驱动系统,包括机械驱动模块和液压驱动模块,以及控制所述机械驱动模块和所述液压驱动模块的控制器,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一部分连接所述机械驱动模块,另一部分连接所述液压驱动模块,该液压驱动模块的信号接收端根据工况选择连通或不连通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机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动力源、变速箱和分动箱,所述分动箱连接所述汽车起重机的第一组驱动轴;所述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变速箱的信号接收端。
优选地,所述液压驱动模块包括用于起重作业的第二动力源、液压泵和由所述液压泵驱动的液压马达,该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汽车起重机的第二组驱动轴;所述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源,第三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液压泵;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控制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液压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通或不连通。
优选地,所述液压驱动模块还包括动力切换装置,该动力切换装置一端连接所述液压泵,另一端连接所述液压马达。
优选地,所述液压驱动模块还包括设于液压马达和所述第二驱动轴之间的离合器,所述控制器的第四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的机械驱动模块和液压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汽车起重机的两组驱动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21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