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隔油微气泡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2371.X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4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胡运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朗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隔油微 气泡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泡发生器,具体说是一种依靠气体与油水液体相互作用产生气泡的装置,由此达到该油水液体中油水有效的分离。
背景技术
目前的机械油水隔离设备有利用在储油箱中设置一个刮油装置,利用电机驱动达到刮油的目的;有利用油的质量密度小于水,浮于水面,将水面上的油排除隔离,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专利号为201120113930.X的“一种新型机械隔油设备”实用新型专利所示。该隔油设备主要包括有隔离箱、排水管和排油管,在排水管口设置在隔离箱下方,排油管口设置在隔离箱的上方进行油水隔离。这两种结构的油水隔离排油的设备,均由油自然漂浮于水面,然后抽取去除,这样的油水隔油排油率差,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隔油排油设备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自动隔油微气泡发生器。
所述的隔油微气泡发生器包括有外壳、泵、进气孔、出气孔和进水口,所述的泵设置在外壳内,所述的进气孔、出气孔和进水口为设置在外壳上的通孔,该进气孔位于外壳下方的中心位置,进水口为位于外壳上进气孔周围的若干个通孔,出气孔为位于外壳侧面的若干个通孔。
上述的外壳为鼓形状、球状或圆柱状。
上述的隔油微气泡发生器的外壳下设置有一支撑架,该支撑架为一个连接于隔油微气泡发生器外壳底部的三条支撑脚架。
上述的隔油微气泡发生器外壳上设置有一吊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有一带水泵及进气孔相结合,并且在外壳的周围又设置有出气孔,使气泡发生器发泡率高,以至于油水的分离率更块、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的自动隔油微气泡发生器,该隔油微气泡发生器1包括有外壳2、泵3、进气孔4、出气孔5和进水口6,所述的外壳2为鼓形状、球状或圆柱状,泵2设置在外壳2内,所述的进气孔4、出气孔5和进水口6均为设置在外壳2上的通孔,该进气孔4位于外壳2下方的中心位置,该进气孔4上设置有一空气输入管41,进水口6为位于外壳上进气孔4周围的若干个通孔,出气孔5为位于外壳2侧面(该侧面为外壳2侧边或侧壁)上圆周分布的若干个通孔。为了气体和油水能快速进入外壳2内,在隔油微气泡发生器的外壳2下设有一支撑架7,该支撑架7为一个连接于隔油微气泡发生器外壳2底部的三条用于固定隔油微气泡发生器1的支撑脚架8。在隔油微气泡发生器外壳2上还可以设置一吊环9作为固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要把本自动隔油微气泡发生器放置在隔油箱内低处,位于油水液体下,用空气输入管41连接于进气孔4,启动泵3便可运作。运作时,油水由隔油微气泡发生器外壳2的进水口6进入外壳2内,进气孔4对外壳2内进行补充气体,由于泵3的转动将气体和油水搅拌混合,并由出气孔5输出进行对油水增加增氧,使油水更快的发泡分离,有效的提高油水分离速度和分离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朗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朗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23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石蜡加氢试验装置
- 下一篇:车辆举升机滑台机构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