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趣味折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2434.1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2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凌;吴卓伦;李红凝;牛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凌 |
主分类号: | A63H33/16 | 分类号: | A63H3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趣味 折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智力开发类玩具,尤其涉及一种趣味折纸。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折纸用具大都备有说明书,使用起来不方便,尤其对识字不多的学龄前儿童,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并且普通的折纸不耐用,折叠几次就坏了,且沾水后,折纸也易破损,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实耐用,可反复使用,简单易学,趣味性浓厚的趣味折纸。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趣味折纸,包括透明塑料膜和纸片单元,透明塑料膜和纸片单元塑封压合成一体,纸片单元位于两层透明塑料膜之间。
所述纸片单元上设有有折纸方向箭头和折纸顺序数字标号。
本新型相邻纸片单元之间留有间隙,其间隙形成折纸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折纸采用纸片单元间隔摆放并塑封的方式,使得折纸结实耐用,且沾水后,不会浸湿破损,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折纸上有折纸提示,使幼儿想折、会折,提高幼儿的折纸愿望,易获得成功感,利于培养幼儿动手兴趣,掌握折纸的规律和方法,解除了教师教折纸的困扰,实现了幼儿自学折纸的可能,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专注性和主动探索的兴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鸽子折纸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鸽子折纸折成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帽子折纸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帽子折纸折成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帆船折纸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帆船折纸折成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海鸥折纸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海鸥折纸折成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兔子折纸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兔子折纸折成后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纸片单元,2、折纸线,3、箭头,4、数字标号,5、透明塑料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新型包括纸片单元1和透明塑料膜5,所述各纸片单元1是由设计好的折纸图样按照折叠线裁剪而成的,各纸片单元以设计图样为蓝本按顺序摆放,相邻两纸片单元之间均留有间隙,各纸片单元之间的间隙形成折纸线2,摆放好的各纸片单元通过透明塑料膜5塑封压合成一体,纸片单元位于两层透明塑料膜之间,形成具有折纸线、折纸方向箭头、折纸顺序数字标号的折纸。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为本新型趣味“鸽子”折纸,各纸片单元1之间的间隙为折纸线2,并由塑封膜5密封,在纸片单元1上均标有折纸方向的箭头3和折纸顺序的数字标号4。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为本新型趣味“帽子”折纸,各纸片单元1之间的间隙为折纸线2,并由塑封膜5密封,在纸片单元1上标有折纸方向的箭头3和折纸顺序的数字标号4。
实施例3
如图5、6所示,为本新型趣味“帆船”折纸,各纸片单元1之间的间隙为折纸线2,并由塑封膜5密封,在纸片单元1上标有折纸方向的箭头3和折纸顺序的数字标号4。
实施例4
如图7、8所示,为本新型趣味“海鸥”折纸,各纸片单元1之间的间隙为折纸线2,并由塑封膜5密封,在纸片单元1上标有折纸方向的箭头3和折纸顺序的数字标号4。
实施例5
如图9、10所示,为本新型趣味“兔子”折纸,各纸片单元1之间的间隙为折纸线2,并由塑封膜5密封,在纸片单元1上标有折纸方向的箭头3和折纸顺序的数字标号4。
将上述实施例在幼儿园进行试验,效果良好。主要表现为:
1、把趣味折纸发给孩子们,孩子们就能够按照趣味折纸的提示如方向的箭头3和折纸顺序的数字标号4,自己尝试折叠,并折叠出相对应的立体效果图,使孩子极大地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萌发对折纸的兴趣。
2、同样的内容,折过几次后,能力强的孩子即敢于挑战,用标记纸或普通手工纸进行折叠。实现了由“要我折”到“我要折”的自然转变。
3、幼儿就可任意选取各种趣味折纸来自学,并在不断尝试探索中,逐步掌握折纸的规律和方法。
4、在反复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与专注力,提高和发展了幼儿手眼协调及小肌肉的灵活性。
5、一段时间以后,幼儿一看到新的趣味折纸就感觉很新鲜,都争着要折一折,使孩子们的折纸兴趣及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甚至学会了以前连中大班孩子都觉得难教的折纸,孩子们一有空就愿意折。本新型趣味折纸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凌,未经李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2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孔膜超滤芯合体
- 下一篇:一种基于微波集中传输与分散传输的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