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行车记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2991.3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5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解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解佑军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4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行车 记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行车记录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汽车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越来越多,在汽车上已经较普通的使用行车记录仪,自2009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行车记录仪以辅助行车、记录、安全、责任判定等功能为主体,作为独立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而目前传统的行车仅仅记录行车当中的音频、视频信号,附加GPS模组、动力传感器可以实现轨迹回放、紧急记录等功能,作为独立单元工作较为单一,不能满足现有的复杂道路情况。如专利号为201120423778.5,名称为一种行车记录仪以及专利号为201210028582.5,名称为一种与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结合的行车记录仪,这些专利中显示的行车记录仪的功能都较为单一,没有使用相关仪器把车内相关数据信息通过CAN BUS各个节点,采用接线或者无线方式传输给行车记录仪,不有利于数据的记载和分析判断,同时又不能将汽车本体实时数据信息和外部影像实时数据信息共同呈现给外部设备,安全驾驶系数极低,将会给汽车及驾驶员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行车记录仪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将汽车本体和外部影像实时数据信息呈现给外部设备,导致安全驾驶系数极低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汽车行车记录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新型汽车行车记录仪,包括用于采集汽车本体及外部影像设备相关数据的信息采集设备、与所述信息采集设备相连接用于解码、分析、控制、整理采集来数据的解析控制设备、与所述解析控制设备相连接用于传送整理好数据的信息传输设备、与所述信息传输设备相连接用于接收传来数据及显示存储数据信息的外部设备,所述信息采集设备通过CAN BUS接线和OBD无线传输接口连接汽车本体及外部影像设备,所述信息采集设备、解析控制设备、信息传输设备、外部设备之间通过CAN BUS接线和OBD无线传输接口串联一起。此结构中,通过CAN BUS接线、OBD无线传输两种接口,信息采集设备、解析控制设备、传输设备、接收设备、外部设备相互传递处理信息,实时或者定时将汽车启动后的各项数据和行车中车道与前车距离等信息传输给外部设备,提供给驾驶者更有针对性的数据信息,再通过对外部视频数据信息的分析整理可以提前警告车道偏移和前车距离信息,从而有效提升安全行车和事故诊断。
作为优选,所述外部影像设备为通过DSP处理而获取视频的影像设备。此结构中,通过外部影像设备获取视频,通过DSP处理增加如道路偏移检测、前车碰撞提醒功能。从而将汽车本体实时数据信息、外部影像实时数据信息,极大提高安全驾驶系数。
作为优选,所述外部设备上设有报警设备。此结构中,将汽车本体实时数据信息、外部影像实时数据信息,共同呈现给外部设备上的报警设备,可以及时有效提供给司机警示,大大提高安全驾驶系数。
作为优选,所述外部设备上设有警示灯。此结构中,将汽车本体实时数据信息、外部影像实时数据信息,共同呈现给外部设备上的警示灯,可以及时有效提供给司机警示,大大提高安全驾驶系数。
作为优选,所述外部设备上设有通讯模块。此结构有利于在发生危险时实现即时通讯、轨迹追踪等扩展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通讯模块为蓝牙。此结构最有利于在发生危险时实现即时通讯、轨迹追踪等扩展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通过CAN BUS接线、OBD无线传输两种接口,实时或者定时将汽车启动后的各项数据和行车中车道与前车距离等信息传输给外部设备,对主动安全行车起到关键性作用,提供给驾驶者更有针对性的数据信息,通过对外部视频数据信息的分析整理可以提前警告车道偏移和前车距离信息,从而有效提升安全行车和事故诊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解佑军,未经解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2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