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塔塔群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3848.6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8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兵;汤东升;马兆荣;刘东华;陆晓琴;徐荣彬;王晓村;刘晋超;李乐;卢钦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5/12 | 分类号: | E04H5/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废热交换给空气再散入大气的冷却塔,特别是一种冷却塔塔群。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一种循环冷却设施,它将携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再散入大气中。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如:电力、石油、钢铁、化工和纺织行业。
冷却塔是以承受风荷载为主的高耸空间薄壳结构,对风载荷极为敏感。《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冷却塔表面的风压分布采用式:
ω=βμsμzw
其中,3为考虑风振系数,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选取不同的数值,一般对于B类地面取1.9;w为基本风压,一般取本地区50年一遇基本风压值;μz为冷却塔高度变化系数,一般根据同类空旷地面竖向梯度风分布确定;μs为冷却塔体型系数,表示风荷载沿环向的分布规律。
当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群,房屋相互间距较近时,由于旋涡的相互干扰,房屋某些部位的局部风压会显著增大,根据工程设计经验,当与邻近房屋的间距小于3.5倍的迎风面宽度,这种塔群效应就应该再设计中予以考虑。目前,对于冷却塔而言,为了消除这种塔群效应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一般在结构设计中的风压分布计算时直接在冷却塔体形系数的基础上直接乘以一个1.2左右的塔群效应系数。
现有的冷却塔塔群,都无法做到利用塔群效应对每座塔都产生有利的影响,故在结构设计中都需要考虑塔群效应,乘以大于1的塔群效应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利用塔群效应对每座冷却塔都产生有利影响的冷却塔塔群。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却塔塔群,包括两座或两座以上的冷却塔,每座所述冷却塔具有中轴线,所有所述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与风的主导风向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冷却塔之间的中轴线距离的最小值为1.5倍的冷却塔零米层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塔的外形呈双曲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塔的数量为4座,所述冷却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风的主导风向平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包括两座或两座以上的冷却塔,每座所述冷却塔具有中轴线,所有所述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与风的主导风向平行。与其它冷却塔塔群相比,在风力和风压等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实用新型冷却塔塔群在结构计算中采用较低的塔群效应系数,一方面可以降低风载荷值,另一方面进而降低工程投资。
再者,与其它冷却塔塔群相比,在风力和风压等基本条件和在结构计算中选取的塔群效应系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塔群的冷却塔结构本身获得更高的强度及稳定安全系数,安全储备更高。
2、相邻两个所述冷却塔之间的中轴线距离的最小值为1.5倍的冷却塔零米层的直径。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冷却塔之间的中轴线距离可以为大于1.5倍的冷却塔零米层的直径的任何值。
3、所述冷却塔的外形呈双曲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塔塔群适用于所有的双曲线冷却塔塔群。
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塔群,能够有效节省投资,提高冷却塔结构的耐久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冷却塔塔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冷却塔塔群的迎风冷却塔和背风冷却塔与同样风况的单塔的风压分布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平面,20、主导风向,30、一号冷却塔,40、二号冷却塔,50、三号冷却塔,60、四号冷却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冷却塔塔群,包括两座或两座以上的冷却塔,每座冷却塔具有中轴线,所有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10上,平面10与风的主导风向20平行。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冷却塔塔群也同样适合其他数量的冷却塔塔群,如冷却塔有3座或者5座等情况。
其中,相邻两个冷却塔之间的中轴线距离的最小值为1.5倍的冷却塔零米层的直径。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冷却塔之间的中轴线距离可以为大于1.5倍的冷却塔零米层的直径的任何值。冷却塔的外形呈双曲线。冷却塔的数量为4座,冷却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风的主导风向平行。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或优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3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压连接式柴油机调速杆组件
- 下一篇:带有缓冲装置的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