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超薄有源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4300.3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8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刚;吁霁;吴毅强;罗斌;饶锡新;杨湘杰;姚军;曹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9/067 | 分类号: | G06K19/067;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超薄 有源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标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是物联网的基础性关键技术。超薄电子标签对于电子标签用于替代条形码,具有重大意义。超薄电池、无线充电、有源电子标签均为新兴的尖端技术。目前世界涉及这些领域的公司和研究机构都起步不久,到目前为止,全球尚无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超薄有源电子标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充电超薄电子标签,由射频识别器(1)、无线能量接收天线(2)、绝缘隔膜(3)、能量转换电路(4)、超薄锂离子电池(5)、封装材料(6)组成。能量转换电路(4)、无线能量接收天线(2)、射频识别器(1)依次分别放置在超薄锂离子电池(5)面板上,无线能量接收天线(2)和超薄锂离子电池(5)之间还放置有绝缘隔膜(3)。无线能量接收天线(2)与能量转换电路(4)连接,能量转换电路(4)与超薄锂离子电池(5)连接,超薄锂离子电池(5)连接到射频识别器(1)。射频识别器(1)、无线能量接收天线(2)、绝缘隔膜(3)、能量转换电路(4)、超薄锂离子电池(5)整体封装在封装材料(6)中。无线能量接收天线(2)通过无线方式接收电磁波能量,再通过能量转换电路(4),将电磁波能量转换成直流电源并为超薄锂离子电池(5)充电,超薄锂离子电池(5)为射频识别器(1)工作提供电源。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锂离子电池无线充电技术、超薄锂离子电池制造、无线射频技术三种技术的集成。无线充电系统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感应线圈能量耦合实现无线能量的传传输,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流经转换电路变化成直流电再通过充电保护电路给超薄锂离子电池充电,锂离子电池给射频识别器提供射频信号发射电源。
须充电时,可将电子标签放在专用的无线充电板上进行无线充电。工作时超薄锂离子电池(5)给射频识别器(1)提供电源,射频识别器(1)发射高频信号给接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充电有源超薄电子标签的厚度不超过1.2mm,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射频识别器有源电子标签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其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超薄有源电子标签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所述的无线充电超薄有源电子标签的侧视图。
其中,1为射频识别器,2为无线能量接收天线,3为绝缘隔膜,4为能量转换电路,5为超薄锂离子电池,6为封装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将组成无线充电有源超薄电子标签的5个部件按照示意图布置,内部连接线路用银导线连接,然后用PC塑料薄膜封装。
超薄锂离子电池5平放在PC塑料薄膜封装材料6上,然后在超薄锂离子电池5面板的中部铺好绝缘隔膜3,无线能量接受天线2平铺在绝缘隔膜3上,能量转换电路4和射频识别器1分别置于超薄锂离子电池5面板的两端,无线能量接收天线2的引线和能量转换电路4预留的输入引线连接,电磁波能量经过能量转换电路4后成为直流电源,能量转换电路4的输出引线和超薄锂离子电池5预留的引线连接并给超薄锂离子电池5充电,射频识别器1由超薄锂离子电池5提供电能而发射无线射频信号给无线射频信号接收系统。
实施例2。
参照图1,将组成无线充电有源超薄电子标签的5个部件按照示意图布置,内部连接线路用银导线连接,然后用PE塑料薄膜封装。
超薄锂离子电池5平放在PE塑料薄膜封装材料6上,然后在超薄锂离子电池5面板的中部铺好绝缘隔膜3,无线能量接收天线2平铺在绝缘隔膜3上,能量转换电路4和射频识别器1分别置于超薄锂离子电池5面板的两端,无线能量接收天线2的引线和能量转换电路4预留的输入引线连接,电磁波能量经过能量转换电路4后成为直流电源,能量转换电路4的输出引线和超薄锂离子电池5预留的引线连接并给超薄锂离子电池5充电,射频识别器1由超薄锂离子电池5提供电能而发射无线射频信号给无线射频信号接收系统。
实施例3。
参照图1,组成无线充电有源超薄电子标签的5个部件按照示意图布置,内部连接线路用碳纳米管导电墨印刷线路连接,然后用透明聚合物PP薄膜封装。。
超薄锂离子电池5平放在透明聚合物PP薄膜封装材料6上,然后在超薄锂离子电池5面板的中部铺好绝缘隔膜3,无线能量接收天线2平铺在绝缘隔膜3上,能量转换电路4和射频识别器1分别置于超薄锂离子电池5面板的两端,无线能量接收天线2的引线和无限能量转换电路4预留的输入引线连接,电磁波能量经过能量转换电路4后成为直流电源,能量转换电路4的输出引线和超薄锂离子电池5预留的引线连接并给超薄锂离子电池5充电,射频识别器1由超薄锂离子电池5提供电能而发射无线射频信号给无线射频信号接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4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