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筒式采煤机摇臂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4491.3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8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苗艳才;赵振东;赵其龙;毛鹏凯;乔李宁;杨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煤集团金鼎煤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1/02 | 分类号: | E21C31/02;H02K7/1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8006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采煤 摇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筒式采煤机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滚筒式采煤机摇臂。
背景技术
常规滚筒式采煤机中,采煤机摇臂(如图1所示)的头端用于安装截割滚筒1,尾端铰接于采煤机机身。所述的采煤机摇臂包括摇臂壳体7,减速传动系统,所述的减速传动系统包括行星减速器3和齿轮减速传动部分,摇臂壳体7内头部设有与截割滚筒1相连接的行星减速器3,中部设有齿轮减速传动部分,尾部设有连接于齿轮减速传动部分的高速、小扭矩的异步电动机2,所述的齿轮减速传动部分包括由头至尾依次相连的齿轮传动三轴4、齿轮传动二轴5和齿轮传动一轴6。减速传动系统将异步电动机2的动力传送至截割滚筒1,带动截割滚筒1转动实现割煤功能。
采煤机在割煤过程中,采煤机摇臂长期处于一个固定的倾斜位置,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摇臂壳体7内部的齿轮润滑油流向最低处,不能很好地循环,处于高处的齿轮不能得到很好的润滑,采煤机摇臂长时间处于这种工作状态,会大大降低采煤机摇臂的使用寿命。造成润滑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现有采煤机摇臂内异步电动机2是高转速、小扭矩,割煤滚筒1需要的是低转速、大扭矩,两者之间减速传动系统的机械传动链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采煤机摇臂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因而内部润滑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滚筒式采煤机摇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滚筒式采煤机摇臂,包括摇臂壳体,减速传动系统,所述的减速传动系统是由设于摇臂壳体内头部的行星减速器构成的,所述的采煤机摇臂还包括摇臂壳体内的纵向布置于行星减速器下方的低速大扭矩永磁电机,永磁电机包括内转子和外定子,所述的永磁电机通过固设于内转子轴心的花键轴与行星减速器驱动连接。
所述的永磁电机和行星减速器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结构。
具体使用时,行星减速器与截割滚筒之间驱动连接,采煤机摇臂尾端铰接于采煤机机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滚筒式采煤机摇臂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采用具有低速大扭矩特点的永磁电机代替了高速小扭矩的异步电动机,同时减少了截割滚筒和永磁电机之间减速传动系统的机械传动链,使得采煤机摇臂内的结构更加紧凑,无论采煤机摇臂怎样倾斜,摇臂内的部件均能得到不间断的润滑,延长了采煤机摇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滚筒式采煤机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滚筒式采煤机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截割滚筒,2-异步电动机,3-行星减速器,4-齿轮传动三轴,5-齿轮传动二轴,6-齿轮传动一轴,7-摇臂壳体,8-内转子,9-外定子,10-花键轴。
具体实施方式
滚筒式采煤机摇臂,包括摇臂壳体7,减速传动系统,所述的减速传动系统是由设于摇臂壳体7内头部的行星减速器3构成的,所述的采煤机摇臂还包括摇臂壳体7内的纵向布置于行星减速器3下方的低速大扭矩永磁电机,永磁电机包括内转子8和外定子9,所述的永磁电机通过固设于内转子8轴心的花键轴10与行星减速器3驱动连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的花键轴10包括外侧带有纵向槽的轴以及套在轴上且与轴同步旋转的旋转件。永磁电机的输出轴为花键轴10的轴,行星减速器3的输入轴为花键轴10的旋转件。行星减速器3的输出轴驱动截割滚筒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煤集团金鼎煤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晋煤集团金鼎煤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44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