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救护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4586.5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1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程宏波;崔湘豫;谢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鹏 |
主分类号: | A61G3/00 | 分类号: | A61G3/00;B60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31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救护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涉及一种可用于城市交通拥塞情况下的电动救护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城市堵车越来越严重,据报道,我国已有440个城市高峰期堵车,近100个城市非高峰期也堵车。北京市2011年9月17日甚至发生340条主要街道全部堵死、交通几乎瘫痪的情况。交通拥堵给人们的生活工作造成了很多不便,更严重的是直接贻误了消防、医疗救护等人命关天的救助工作。
为了解决在堵车情况下的医疗急救问题,北京、郑州等城市曾试图用不怕堵车的两轮摩托车先带医生去急救病人的方法问题,但没有成功。郑州市卫生局2011年购买了381辆两轮摩托车发给一百多个急救站使用,但至今这些车子无法发挥预想的作用,全部闲置。政府医疗卫生管理部门为此大伤脑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高,交通拥堵问题只会更加严重。和谐社会急需一种不怕堵车的新型救护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怕交通拥塞的电动救护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司机座位1、医生座位2和担架床3三者呈前后一线的单排排列,使车身能够最窄;司机座位与医生座位背靠背,救护车的前轮7设置在司机座位和医生座位下面,使车身能够最短。
这种电动救护车其宽度只比两轮摩托宽一点儿,长度只比三轮摩托长一点儿,通行能力极强。遇到堵车情况时,它能像两轮摩托一样从汽车间钻过去,能上旁边的人行道穿过去,还能从小胡同抄近道绕过去,也就是说是一种不怕堵车的救护车。能在大型救护车“望堵兴叹”的时候发挥其超长的灵活性和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其中:1、司机座位,2、医生座位,3、担架床,4、抢救设备,5、氧气瓶等,6、蓄电池,7、前轮。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要把车子设计的尽可能窄、尽可能短,以提高其在堵车时见缝就钻的通行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的司机座位1、医生座位2和担架床3三者呈前后一线的单排排列,使车身能够最窄;司机座位与医生座位背靠背,救护车的前轮7设置在司机座位和医生座位下面,使车身能够最短。
为了使车辆尽可能窄,乘员座位必须单排布置,本设计采用司机—医生—病员的前后顺序安排,车宽只有不到1米,便于钻车缝。
为了使车辆尽可能短,医生脸朝后与司机背靠背坐,座位下面正好容纳前轮;医生脸朝后病员头朝前正好便于医生对病人施救,上方是抢救设备4和输液架等,下边是氧气瓶5和吸痰机等,医生伸手可及。后轮后面是蓄电池6,起空车压重作用。后门掀起担架正好推入、拉出。全车长大约3.7米,只相当于最短的微型轿车长度,在车缝中、小胡同中拐来拐去很方便。
车轮直径较大,以提高上台阶、上路牙的越障能力。座位、担架位尽量低,以降低重心,提高行进稳定性。
具有了上述的通过能力,再加上救护车享有的通行“特权”,此车不怕堵车,除非堵得连摩托车、自行车都不能动了。
不能采用内燃机作发动机,否则就属于汽车类,会有行业准入、车型进目录等难题。电动车车型申报较容易。每个急救站所辖范围不是太大,电池续航能力没问题。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此车虽为克服城市堵车而设计,但由于远远低于大型救护车的购置费用和使用费用,它反而可能成为广大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卫生院之所好。这两个市场加起来将是非常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鹏,未经高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45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