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部分排污管凸出于坐便器后背的短坐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7343.7 | 申请日: | 201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5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叶仲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仲和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11/11;E03D11/13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部分 排污 凸出 坐便器 后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便器,尤其涉及一种部分排污管凸出于坐便器后背的短坐便器。
背景技术
现有坐便器按照排污的方向分为:下排水和后排水两类。坐便器排污口朝向地面的为下排水;坐便器排污口朝向墙壁的为后排水。现有技术中的绝大部分下排水坐便器的污水流动方向是先向正后上方流动,然后再向前下方流动,目的是在坐便器内部产生存水弯。水是天然的屏障,存水弯可以起到阻隔异味上返的作用。
现有坐便器还可分:有水箱坐便器和无水箱坐便器两类。无水箱坐便器,往往是在坐便器上增加一些活动机械零部件,从而达到节水、无水箱的效果,但活动机械零部件容易损坏,密封可靠性差,因此绝大多数坐便器都有水箱。有水箱的坐便器,其水箱和坐体可以是连在一起的或者分离的。现有水箱和坐体连在一起的坐便器不管是哪一种结构,其安装需要的长度都在70cm左右。现在房价高涨,人们被迫购买小户型的房子(蜗居)。蜗居中的卫生间面积一般都很小,若采用水箱和坐体连在一起的的坐便器,则蜗居卫生间中的淋浴使用面积很小,淋浴就很局促。
如图1所示,专利申请号:200920227086.6名称为《便器水箱分离式、短径坐便器》的专利,该实用新型专利的坐便器与水箱分离,水箱挂在坐便器坐体的侧面墙上,坐便器的排污通道布置在坐便器的中间纵向对称面内,即:排污通道的排污方向是先朝向坐便器的正前上方,后再折弯向下;如图2所示,专利申请号为201220046956.1名称为《先朝侧前上方排污的短坐便器》的专利,该坐便器与水箱分离,坐便器的排污通道的排污方向是先朝向坐便器的侧前上方,后再折弯向下。综上两份专利的排污方向与本坐便器的排污方向不同,本坐便器的排污方向是先朝坐便器的正后上方,然后再向前下方流动。
冲阀式坐便器不用水箱,利用坐便器与水管之间设有的冲阀来供水,这种冲阀式坐便器相对于水箱和坐体连在一起的坐便器占地面积较小,较节省空间。与本坐便器相同之处是冲阀式坐便器的排污管道的排污方向也是先向正后上方流动,然后再折弯向前下方流动。但冲阀式坐便器的全部排污管道都没有突出于坐便器后背,墙根不必挖洞;因此相对于本坐便器,其占用卫生间的面积较大。
目前市面上也有将落污口前移的短坐便器,其排污管道的排污方向也是先向正后上方流动,然后再折弯向前下方流动。但为了尽量缩短坐便器的长度,就将落污口前移。这样排污通道的排污管就没有突出于坐便器后背。这样,即使墙根不挖洞,短坐便器所占用的卫生间面积也很小;但将落污口前移的后果是大便无法落在落污口的存水处,不宜冲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度短、占地空间小、部分排污管凸出于坐便器后背并可内嵌于墙壁的短坐便器。
以上目的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其包括坐便器、水箱、进水管;所述坐便器坐圈内设有冲水通道,所述水箱位于坐便器上方,并由进水管连接至冲水通道;所述坐便器便池底部的落污口设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的部分排污管凸出于坐便器后背,所述排污管道末端延伸至坐便器底部设有的排污口。
采用以上结构,让坐便器的排污管道的部分排污管凸出于坐便器后背,使凸出部分嵌入墙体的小洞,大大减小了占地空间;利用排污管道末端延伸至坐便器底部设有的排污口,以适应地面下水管坑距(地面下水管中心到墙壁的垂直距离)保持现有施工标准,并使坐便器长度变短;该坐便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且坐便器体积较小,因此烧结的成品率较高,产品制造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市场前景很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便器水箱分离式、短径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先朝侧前上方排污的短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部分排污管凸出于坐便器后背的短坐便器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短坐便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短坐便器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坐便器1、水箱2、进水管3;所述坐便器1坐圈内设有冲水通道11,所述水箱2位于坐便器1上方,并由进水管3连接至冲水通道11;所述坐便器1便池底部的落污口12设有排污管道13,所述排污管道13的部分排污管凸出于坐便器1后背;为保持坐便器1下方的排污口14中心到坐便器1背面的垂直距离与现有施工标准不变,因此需将排污管道13的末端延长至排污口14。当安装坐便器1时,先在墙体4内挖一个与排污管道13凸出坐便器1后背的部分排污管相吻合的小洞,将凸出坐便器1后背的部分排污管嵌入墙体4的小洞内,并让坐便器1后背紧贴于墙体4,避免了墙体4与坐便器1之间的死角难以清洗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仲和,未经叶仲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7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