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手电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7711.8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4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肖东;梁福兰;张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2/00 | 分类号: | F21L2/00;F21V21/14;F21V23/04;F21V8/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多种照明效果的折叠手电筒。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及工作过程中,手电筒是必备的物品,以便在一些没有照明的场所中进行局部照明使用,因此手电筒具有照明范围有限的特点。为增加手电筒照明的多样性,市面上出现了可以调节的手电筒,其主要利用可以相对发光元件前后移动的透镜实现手电筒照射距离远近的调整,但是手电筒仍然无法实现大范围照明的需求,本案便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种照明状态,以满足多种场所需求的折叠手电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折叠手电筒,其包括一具有电源装置及电源开关的基座、一设在基座上的发光元件、一连接于基座上并罩置发光元件的筒体;其中:此筒体是由轴向对称的两支架构成,两支架的后端是枢接于基座上,并且两支架其中相对的一侧形成内凹弧面,两支架的内凹弧面结合后形成恰罩置发光元件的出光通道,另在此发光元件上配合一发光棒而位于出光通道中。
所述基座包括上座与下座,上座与下座对扣形成具有容置腔的座体,电源开关伸置于上座或下座之外,而在上座的上方或下座的下方设有一外轮廓与上座上端面或下座下端面适配的开关面板,此开关面板与电源开关连接在一起。
所述基座的侧边设有配合座孔,发光元件是设在此配合座孔处,导光棒的后端罩置发光元件固定在基座的配合座孔中。
所述发光元件为LED灯珠或灯泡。
所述的筒体二支架的后端分别设有具有枢孔的枢耳,两枢耳伸置于基座中并枢接于基座上。
所述的电源开关为按压开关。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两支架一侧内凹弧面对合恰罩置发光元件及连接于发光元件上的导光棒,可以形成聚焦指向照明的手电筒;而两支架的另一侧展开靠合后形成握柄,导光棒裸露在外,利用发光元件发光即可实现泛光照明。因此该手电筒可以实现多种的照明状态,满足了多种场所需求的照明效果,同时枢接的支架可以实现折叠功能,亦减小了手电筒的携带与收藏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俯视图(折叠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聚焦照明的实施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展开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泛光照明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具有多种照明状态的折叠手电筒,其包括一具有电源装置及电源开关的基座1、一设在基座1上的发光元件3、一枢接于基座1上筒体2及一固定基座1上的导光棒4;
所述的基座1包括上座11与下座12,上座11与下座12对扣形成具有容置腔的座体,其容置腔中设有电源装置、电路板等电器元件(图中未示出),同时电源开关5为一按压开关而伸置于上座11或下座12之外,而在上座11的上方或下座12的下方设有一外轮廓与上座11上端面或下座12的下端面适配的开关面板51,此开关面板51与电源开关5连接在一起。
另在基座1的侧边设有配合座孔13,发光元件3是设在此配合座孔13处,其与基座1中的电源装置、电路板及电源开关形成电气回路,此处的发光元件3为LED灯珠,或灯泡;同时在发光元件3的外部配合一导光棒4,即导光棒4的后端罩置发光元件3后固定在基座1的配合座孔13中。
所述的筒体2是由轴向对称的两支架21构成,二支架21的后端分别设有具有枢孔221的枢耳22,两枢耳22是供基座1上座11与下座22的对合间隙14而伸置于基座1中,并由基座1的轴向枢轴枢接。两支架21的一侧边形成内凹弧面211,并且两支架21的内凹弧面211呈相对设置,如此在两支架21的内凹弧面211对合在一起后形成一出光通道,即此出光通道恰包罩导光棒4之外。
配合图2所示,当两支架21的内凹弧面211一侧对扣时,导光棒4是置于两支架21中,便构成一传统的手电筒,而且此时的手电筒是处于折叠状态,并且体积最小,以便携带与收藏。
如图3所示,当此手电筒作电筒使用时,按压开关面板51打开发光元件3,手握两支架21,此时的光线便会沿此导光棒及两支架21内凹弧面211形成的出光通道从筒体2的前端射出,实现聚焦指向照明。再按压开关面板51便可将发光元件3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未经立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77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