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8755.2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2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星;刘磷海;罗丽飞;章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迪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特别是外科手术引流管固定器械。
背景技术
临床上使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分别用于胸腔引流、脑腔引流、胃肠道引流、胆道引流、导尿等等。外科引流的目的,一方面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的各种积液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加快伤口愈合;另一方面是便于术后观察手术区内有无活动性出血或吻合处漏出,检查、检测各种引流液的性状、数量和成分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对引流管的固定,临床上常用的固定方式是采用丝线缝合固定。但是,丝线缝合固定的方法,容易增加组织的创伤,增加组织感染机会,而且缝合线牵引组织还容易造成患者疼痛。缝合线的长时间牵扯,容易造成组织切割,加重组织创伤;且组织割断后,缝线脱落,需再次缝合,以固定引流管。此外,丝线缝合固定的方法,引流管容易滑脱、移位。
针对临床上缝合固定方式缺点,目前多采用粘贴式的固定方式。在中国专利ZL200520058185.8中,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贴,采用固定段以及与之相连接的多条缠绕条的结构,固定段固定在皮肤上,而缠绕条缠绕在引流管上,从而达到固定引流管的目的。在专利申请200710008574.3中,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胶贴,其原理同中国专利ZL200520058185.8,仅仅是缠绕条来源的方式不一样,通过在基材片上冲剪有开裂的缝线,形成中部掀起的缠绕带,来固定引流管。在专利申请200710009458.3中,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固定器,在通过在基材片上的引流管通口旁设有引流管绑带,用引流管绑带来捆绑、固定引流管。上述3个专利代表了粘贴式的固定方式其优点是不用缝合,减少了组织的创伤和感染的可能性,但引流管在引流管出口处缺乏支撑,容易折弯,此外,目前高级的引流管采用超滑材料制造,很难粘贴固定和捆绑固定。
在美国专利US2008/0243082A1中,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设立了拱形通道来解决引流管出口处缺乏支撑,容易折弯的问题,但引流管仍然采用缝合线捆扎的方式固定在拱形通道上,没有克服超滑材料制造的引流管难以捆扎的难题。
在中国专利ZL201020201511.7中,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通过螺帽的旋转来压迫压紧套管,利用压紧套管的收缩,来固定引流管。这种产品,存在引流管出口处缺乏支撑,容易折弯,影响引流的缺点;引流管安装固定时操作复杂,塑料制造的压紧套管的向心收缩距离有限,难对超滑材料制造的引流管形成有效固定,引流管容易移位。在中国专利ZL201120041947.9中,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通过设立固定套凹槽处的夹紧机构来夹紧固定套,形成对引流管的固定。这种产品,同样存在引流管出口处缺乏支撑,容易折弯,影响引流的缺点;此外,引流管安装固定时操作复杂,夹紧机构不易解脱。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引流管固定装置中,存在引流管出口处缺乏支撑,容易折弯,影响引流效果的缺点,以及引流管安装固定时操作复杂等缺点,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含有U型夹1、高摩擦力固定块2、吸水垫3及固定胶布4。
所述U型夹1含有左臂11、右臂12、连接桥13、支撑裙边14、张开运动空间15、闭合运动空间16、引流管固定块的安装空间17、弧形定位块18及锁紧机构19;所述连接桥13连接左臂11和右臂12;所述支撑裙边14设在左臂11和右臂12的底部;所述弧形定位块18设在左臂11和右臂12的中部;所述锁紧机构19含设在左臂前端的定位凹槽11-2及设在右臂前端的定位凸牙12-2,所述定位凹槽11-2和定位凸牙12-2形成的凹凸卡配合锁紧结构构成锁紧机构19。
所述高摩擦力固定块2是由一对相互配合的左固定块21和右固定块22组成,采用高摩擦力医用柔性材料制造,如医用硅胶、医用橡胶等柔性医用材料制造;所述左固定块21和右固定块22闭合时,构成能抱紧并固定引流管5的引流管固定孔20,所述引流管固定孔20的直径D20小于引流管5的外径D5。
所述吸水垫3采用能吸收并存储液体的医用吸水材料制造;所述吸水垫3上设有能通过引流管的通孔31和能安装引流管的切口32,所述通孔31的直径D31大于引流管的直径D5,所述切口32的一端与所述通孔31连接,另一端至吸水垫3的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迪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迪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87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王浆蜜酒的酿造方法
- 下一篇:气管插管用联体牙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