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液冷换热系统的通信机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9896.6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1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捍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司普瑞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液冷换热 系统 通信 机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机柜,具体讲是一种带液冷换热系统的通信机柜。
背景技术
通信机柜中一般都使用液冷换热系统为机柜散热,现有技术的液冷换热系统,它包括集热器、散热器、循环泵、控制器及连接于集热器、散热器和循环泵之间的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上的冷却液不断循环,冷却液经过集热器时吸收机柜内的热量,冷却液温度升高,然后冷却液经过散热器时释放热量,使冷却液温度降低,如此循环,使机柜内温度降低,为了增加冷却液吸热和散热的效率,集热器和散热器内一般都设有风扇,液冷换热系统的传热效率高,制作工艺简单,近些年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液体存在热胀冷缩、不可压缩性以及循环泵在启动或停止时都会使系统的压力不稳定,系统压力过大会对系统内的部件造成损坏,降低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系统压力过低会降低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液冷换热系统压力稳定、使用寿命长、换热效率高的带液冷换热系统的通信机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液冷换热系统的通信机柜,它包括液冷换热系统,液冷换热系统包括集热器、散热器、循环泵、控制器及连接于集热器、散热器和循环泵之间的循环管路,所述的循环管路上安装有膨胀罐。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膨胀罐用于系统中起缓冲压力波动的作用,在液冷换热系统中主要用来吸收循环液体因温度、压力变化增加的那部分体积,可以缓冲液冷系统中因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可压缩性及循环泵在启动或停止时使系统压力不稳定从而对系统带来的冲击,使液冷系统压力稳定,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热换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的膨胀罐为囊式膨胀罐,由罐体、气囊、进/出水口及补气口组成,罐体一般为碳钢材质,外面是防锈烤漆层,气囊为EPDM环保橡胶,气囊与罐体之间的预充气体出厂时已充好,无需自己加气,在使用过程中液体与罐体内壁完全不接触,只与气囊接触,所以杜绝了罐体内壁生锈对循环液的污染,比较环保。
作为改进,循环管路上安装有排气阀,可以将系统内存在的微小气泡排出系统,以免造成循环泵的气锤从而降低系统的换热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的排气阀为自动排气阀,一般安装于系统最高处,自动排气阀包括阀杆、阀体和浮筒,当系统充满水的时候,水中的气体因为温度和压力变化不断逸出向最高处聚集,当气体压力大于系统压力的时候,浮筒便会下落带动阀杆向下运动,阀口打开,气体不断排出,当气体压力低于系统压力时,浮筒上升带动阀杆向上运动,阀口关闭,自动进行排气,使用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循环管路上安装有安全阀,当系统压力过高时,负责系统压力的安全排泄,保障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作为改进,所述的循环管路上安装有低压开关和补液阀,低压开关和补液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补液阀与连接有一补液管,当低压开关检测到系统压力过低时,低压开关反馈信息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补液阀打开,通过补液管及时为系统补充液体。
作为改进,所述的补液阀与补液管之间安装有单向阀,使液体只能从补液管流向补液阀,防止补液时液体倒流。
作为改进,所述的循环管路上安装有与循环管路相连通的汇流管,囊式膨胀罐安装于汇流管上。
作为改进,所述的自动排气阀和安全阀均安装于汇流管上。
作为改进,所述的低压开关和补液阀均安装于汇流管上。
囊式膨胀罐、自动排气阀、安全阀、低压开关、补液阀均安装于汇流管上,安装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液冷换热系统的通信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其中,1、集热器;2、散热器;3、循环泵;4、循环管路;5、囊式膨胀罐;6、自动排气阀;7、安全阀;8、低压开关;9、补液阀;10、补液管;11、单向阀;12、汇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司普瑞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司普瑞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9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