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9984.6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5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钱永建;钟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豪恩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83 | 分类号: | G08B13/18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切换 红外 对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对射类产品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主动红外对射类产品,发射端仅有发射管组件,接收端仅有接收管组件,不能相互切换,一旦当包含发射光的强光干扰源,如室外工作时的太阳光,照在接收端时,接收端此时就会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失去室外周界防范对射产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用于实现即使红外对射类产品在有较强外界光源干扰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正常稳定工作的目的,防止误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光源识别模块、报警装置及控制器,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均设置有发射管和接收管,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光源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上,所述光源识别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用于切换接收端和发射端的接收或发射状态的切换模块,当接收端的光源识别模块检测到外界光源干扰,所述切换模块将所述接收端转换为发射端,所述发射端转换为接收端。
优选地,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均包括反射式镜片,所述反射式镜片安装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的外框架上。
优选地,所述发射管和所述接收管设置在所述反射式镜片的焦点处。
优选地,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均包括凸透式镜片,所述凸透式镜片安装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的外框架上。
优选地,所述发射管和所述接收管设置在所述凸透式镜片的焦点处。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一台总控制器,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分别与所述总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发射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接收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射端的数量为两台以上,所述接收端的数量与所述发射端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发射端一字排开,所述接收端的排列与所述发射端排列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声音报警装置和/或光电报警装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均安装发射管和接收管,当接收端的光源识别模块检测到外界光源干扰时,利用控制器中切换模块的自动切换功能,将发射端的发射管停止发射,接收端接收管停止接收,与此同时,接收端的发射管启动发射,发射端的接收管启动工作,从而实现发射端与接收端的自动切换,使得在有较强外界光源干扰的情况下,红外对射器亦能实现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的发射端一侧连同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发射端1、发射端的发射管101、发射端的接收管102、发射端的外框架103、发射端的镜片104、接收端2、接收端的发射管201、接收端的接收管202、接收端的外框架203、接收端的镜片204、控制器3、切换模块301、电源电路4、报警装置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的工作原理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的发射端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切换的红外对射器,包括发射端1、接收端2、光源识别模块(图中未示出)、电源电路4、报警装置5及控制器3,发射端1设置有发射管101和接收管102,接收端2设置有发射管201和接收管202,发射端1与接收端2分别与控制器3连接,光源识别模块设置在发射端1和接收端2上,光源识别模块与控制器3连接,控制器3内设置有切换模块301,当接收端2的光源识别模块检测到外界光源干扰,切换模块301将接收端2转换为发射端,发射端1转换为接收端;报警装置5包括声音报警装置和光电报警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豪恩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豪恩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9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文缆道测量信号无线智能数字传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抗干扰的终端服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