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线盒及其桌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0439.9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7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奇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A47B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线盒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线盒及其桌具,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双面开启的集线盒与其桌具。
背景技术
现今,以办公室自动化来提升工作效率已非常普遍,如计算机、打印机、电话及网络等电子装置,已成为办公室里不可或缺的配备,而这些电子装置的电源线或连接线等导线往往不易整理并造成凌乱的情形,且导线所占据的空间常使桌面可用的面积大幅减少,故设备的摆设及其导线的整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再者,办公桌上摆设的硬设备愈多,其延伸的导线亦随之增加,不仅造成桌面上、下杂乱、延滞工作进度,也会影响周遭行人的活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电子设备的导线收纳在集线盒内部的集线盒及其桌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线盒,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至少由一相向对应设置的第一侧板与一第二侧板所组成;
该第一侧板设有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一枢接部以及一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扣块;该第二侧板设有一第二固定部、一第二枢接部以及一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扣块;
一盖体,用以盖合该本体,该盖体的两端各设有一沟槽;
两组连杆组件,分别将该盖体的一端以及该第一侧板、该盖体的另一端以及该第二侧板相连接;该连杆组件具有一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一弹簧;
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杆枢接、另一端与该第三连杆枢接;该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连杆,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固定部或该第二固定部;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设于该第一枢接部或该第二枢接部;该第三连杆的两端各设有一扣槽,该扣槽以一开口活动式的扣合该第一扣块或该第二扣块;以及,该第三连杆具有一卡合部与该沟槽卡合。
进一步地,其中第一扣块或该第二扣块具有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面大于该第二面。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面或该第二面包含一斜平面、弧面或曲面。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扣块或该第二扣块的最大直径大于该开口的宽度。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侧板或该第二侧板具有一穿线口。
进一步地,其中该扣槽一侧向下延伸一抵扣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集线盒的桌具,该桌具的一桌面容设有一集线盒,该集线盒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至少由一相向对应设置的第一侧板与一第二侧板所组成;
该第一侧板设有一第一固定部、第一枢接部以及一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扣块;该第二侧板设有一第二固定部、第二枢接部以及一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扣块;
一盖体,盖合该本体,该盖体的两端各设有一沟槽;
两组连杆组件,分别将该盖体的一端以及该第一侧板、该盖体的另一端以及该第二侧板相连接;该连杆组件具有一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一弹簧;
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杆枢接、另一端与该第三连杆枢接;该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连杆,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固定部或该第二固定部;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设于该第一枢接部或该第二枢接部;该第三连杆的两端各设有一扣槽,该扣槽以一开口活动式的扣合该第一扣块或该第二扣块;以及,该第三连杆具有一卡合部与该沟槽卡合。
进一步地,其中第一扣块或该第二扣块具有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面大于该第二面。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面或该第二面包含一斜平面、弧面或曲面。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扣块或该第二扣块的最大直径大于该开口的宽度。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侧板或该第二侧板具有一穿线口。
进一步地,其中该扣槽一侧向下延伸一抵扣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集线盒可以将电子设备的导线收纳在集线盒内部。
再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集线盒通过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各设置第一扣块与第二扣块,且使其左右对称,且当两扣块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可以使盖体开启的角度较大,可以让使用者收放或拿取导线时更加便利。
再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集线盒通过在该扣槽一侧向下延伸一抵扣部,可强化扣槽扣合第一扣块或第二扣块的扣抵力量,以防止使用者直接拿起盖体时避免使扣槽脱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集线盒的桌具,通过在其桌面容设有一集线盒,用户可以将电子设备的电源线插在集线盒内部的电源插座,同时,也可以将多余的导线收纳在集线盒内,以保持桌面的整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奇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创奇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0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机粘合剂组合物中的纤维素醚和微晶纤维素
- 下一篇:用于轨道车辆的控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