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用的缓冲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0455.8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9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春;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2 | 分类号: | F15B15/22;F15B15/1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6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制品 成型 机械 缓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的动力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用的缓冲油缸。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用的油缸可通过并不限于以下例举的专利见诸,ZL01244534.7(移模机构)、ZL01244535.5(结构改进的开合模油缸)、ZL200420027711.X(塑料中空成型机的合模锁紧机构)、ZL200920035666.5(中空塑料成型机的合模锁紧机构)、ZL201020157649.1(开、合模机构)、ZL201020157674.X(中空塑料制品成型机的磁力合模油缸)和ZL201120312034.6(抱肘式开合模机构)等等。而塑料制品成型机如注塑机和吹塑机,等等。
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塑料制品的制造效率,往往要求油缸的动作速度与之相适应,但是,油缸的油缸柱运动速度愈快,则油缸的惯性冲击也愈大,甚至出现撞缸现象。特别是当与油缸柱的前端连接的模架上的模具大且质量重时,惯性冲击更大。以前述的移模机构(ZL01244534.7)和结构改进的开合模油缸(ZL01244535.5)为例,若要获得快速的移模、开合模效果,那么无疑取决于油缸动作的敏捷程度,否则无法达到高效率生产塑料制品的目的。然而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油缸的油缸柱的缓冲问题,那么油缸的使用寿命无法保障。因此油缸的缓冲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并且期望解决。
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检取有以下两篇代表性的专利文献:一是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125902Y推荐的“油缸缓冲装置”;二是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854535A提供的“一种液压柱塞油缸缓冲装置”。
上述CN2011259025Y是在油缸的油缸腔内壁设置一凸起,并且将该凸起对应于油缸的进回油口的部位,当活塞(专利称柱塞)下行到凸起位置时,活塞与油缸之间的间隙变小,并且在活塞继续下降时,将进回油口关闭,使回油阻力逐渐增大,活塞的下降速度逐渐变慢。当活塞下行到接近油缸底部时,因进回油口被完全封闭,活塞下降(下行)速度趋于零,从而能避免活塞末端与油缸相撞(具体中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2页最后两段)。
上述CN1854535A是在油缸的缸腔底部设置一缓冲柱,并且在活塞(专利称柱塞)朝向缓冲柱的一端开设一与缓冲柱容配的缓冲油腔,当活塞下行时,缓冲柱进入缓冲油腔,缓冲油腔中的压力油从缓冲柱与缓冲油腔的配合间隙溢出,直至由进回油口引出(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4页最后一段)。
上述两项专利方案均具有对柱塞(习惯称油缸柱)良好的缓冲作用,虽然结构不同,但客观上发挥了异曲同工之效。然而这两项专利方案存在以下通弊:一是由于无法对缓冲程度进行合理调节,因此适用性差,因为作为塑料制品成型机械,随着塑料制品的形状、尺寸乃至用途的不同,相应的模具也不同,于是在更换模具后即模具发生变化后,如果缓冲力保持不变,那么对柱塞的缓冲作用难以发挥。道理十分简单,模具大,质量重,其惯性相对大,在缓冲过程中,柱塞末端的出油量应相应增大,反之同例;二是由于柱塞容易损坏,因此影响油缸的作用寿命,以CN201125902Y为例,柱塞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会与凸起之间产生摩擦,易使柱塞和/或凸起致损,失去应有的缓冲作用,以CN1854535A为例,缓冲柱与缓冲油腔的腔壁存在摩擦之虞;三是由于结构相对复杂,例如均需对油缸内部进行改良,因此制造较为烦琐。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长期而有益的探索,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油缸柱的缓冲程度实施调节而藉以体现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有利于避免油缸柱产生摩擦而藉以保护油缸和有益于简化结构而藉以保障制造及装配方便的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用的缓冲油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0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