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尾气管防进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0528.3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1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立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 机尾 气管 进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尾气管防进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机动车发动机防进水装置一般采用以下方式:一种是通过加装管子从而提高尾气管出口的高度,如专利号为201020518170.6,专利名称为“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中公开了一种结构:包括软管,所述的软管的一端具有用于与汽车排气管密封连接的接头,软管远离其接头的一端具有用于与汽车车身固定配合的吸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采用软管,在遇到路面积水较深的情况或需要趟水过河时,可通过所述的接头方便的与汽车排气管密封连接,然后根据需要将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引上车身较高的位置,然后通过所述的吸附装置固定,这样间接的升高了汽车排气管排气口的位置,解决了排气管被水淹没而进水的问题。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是:软管需要临时安装,用完之后需要拆卸,因此使用麻烦,而且结构复杂,破坏汽车整体外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效果好的发动机尾气管防进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发动机尾气管防进水装置,设置在发动机尾气管的排气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片柔性的瓣膜,瓣膜底端固定在尾气管的管壁上,相邻的两片瓣膜边缘叠合,每片瓣膜顶端向中心收拢, 所有瓣膜整体闭合形成封闭的尖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瓣膜每片形状大小相同,瓣膜在管壁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瓣膜底端设置有楔形接口,通过该楔形接口瓣膜密封卡接固定在管壁上。加工方便,密封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瓣膜为橡胶或硅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尾气管的管壁上,瓣膜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正常排气时,气流可以从内部冲开瓣膜封闭的尖端从而将气流排出。当碰到积水时,因为瓣膜特殊的形状,水流被阻挡而不会倒灌入排气管。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包括柔性的瓣膜2四片,瓣膜2优选采用耐高温的硅橡胶或橡胶材料制成。每片瓣膜2的形状大小应相同,瓣膜2的底端设置有与瓣膜2连为一体的楔形接口3,瓣膜2通过楔形接口3密封卡接固定在排气管管壁1上。相邻的两片瓣膜2边缘叠合,每片瓣膜2外凸且顶端向中心收拢,所有瓣膜2整体闭合形成封闭的尖端,整体形状类似于花苞。瓣膜2在管壁1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实施例2
参见图4~图5,本实施例包括柔性的瓣膜2四片,瓣膜2优选采用耐高温的硅橡胶或橡胶材料制成。每片瓣膜2的形状大小应相同,瓣膜2的底端设置有与瓣膜2连为一体的楔形接口3,瓣膜2通过楔形接口3密封卡接固定在排气管管壁1上。相邻的两片瓣膜2边缘叠合,每片瓣膜2内凹且顶端向中心收拢,所有瓣膜2整体闭合形成封闭的尖端。瓣膜2在管壁1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瓣膜2的数量至少为三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立,未经宋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0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