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托盆保温节能电饭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0899.1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0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光富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44203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保温 节能 电饭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金属托盆保温节能电饭锅。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电饭锅都是采用机械制动(弹簧)的断电保温结构,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高,易出故障,易出现米饭黄焦或米饭湿、夹生现象,同时不能更好地保温和节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托盆保温节能电饭锅,用金属质地的保温托盆,取代了机械制动(弹簧)的断电保温结构。产品工作时发热管同时对锅胆和保温托盆加热,当水煮沸时就可以断电,由保温托盆继续对锅胆加热,直到把食物煮熟并保温。这样可以达到简化结构和节电,以及防止米饭黄焦或米饭湿、夹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由锅盖、锅体、保温托盆、发热管、锅胆、瓷接线柱塞、螺钉、垫圈组成,有两个锅盖,上面的是保温盖,由保温外层、保温内层、保温盖抓手及保温盖收边构成,保温盖用两片不锈钢片冲压而成,下面的是玻璃盖,用玻璃制成,其上有玻璃盖抓手,锅体内层底部上面对称焊有4个形如角铁的托脚,其垂直部分的底端焊在锅体内层底部上面,其水平部分开有通孔,用螺钉将发热管瓷盆固定在托脚上,发热管设在发热管瓷盆上,锅体外层的底部对称焊有4颗焊固螺钉,用螺母将锅体底座(19)固定在锅体外层的底部,引线孔直经22mm,是在锅体外、内层的底部设一个孔,锅体内层反卷压卡住锅体外层,锅胆直接放在保温托盆内,锅胆与保温托盆的盆边之间有5mm的距离。
所述的保温托盆,是由不易生锈的铁合金构成,是一个凹形的托盘状,底部厚度为8mm,中心是一个直径为80mm的大通孔,其周围对称的布满12mm的小通孔,在大、小通孔之间对称设有4个高度为5mm、直径为20mm 的托盆凸台,保温托盆的盆边垂直于底部,高度为20--40mm,厚度为4mm,其边的顶部垂直90度向外翻出6mm而形成托盆挂边。
所述的瓷接线柱塞是一个上部直经为28mm,下部直经为20mm的圆柱体,其内有两条并排的纵向通孔,用来装置铜质的接线柱,瓷固定片的直径为28mm,其内也有两条直经、方向与纵向通孔相同的同向孔,瓷接线柱塞穿过云母垫圈、引线孔顶部,它不能凸出于引线孔的底部,两条接线柱穿过纵向通孔、瓷固定片、接线片,柱的顶部尺寸大于柱体,用来卡住瓷接线柱塞的上部分,柱的顶部有铜螺钉把引线固定在接线横孔内,柱的尾部设有螺纹,用铜螺母就可以把接线片、瓷固定片固定在接线柱的尾部,把瓷接线柱塞固定在了引线孔上。
本实用新型简化结构,能保温和节能,以及防止米饭黄焦或米饭湿、夹生。不仅可以煮饭,还可以煮粥、煮骨头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瓷接线柱塞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保温托盆13,是由不易生锈的铁合金构成,是一个凹形的托盘。其底部厚度为10mm,中心是一个直径为80mm的大通孔21,其周围对称的布满12mm的小通孔22大、小通孔的作用是让热辐射能够同时作用于锅胆10和保温托盆13上。在大、小通孔之间设有4个高度为5mm、直径为20mm的托盆凸台20作为把热能传给锅胆10的接触点。保温托盆13的盆边垂直于底部,高度为20--40mm,厚度为4mm,其顶部垂直90度向外延伸6mm而形成托盆挂边11。锅胆10直接放在保温托盆13内,锅胆10与保温托盆13的盆边之间有5mm的距离。锅胆10为现有产品,其边外翻。
在锅体内层9的内壁、对应托盆挂边11的部位,对称焊接固定4个挂耳12,用来支撑托盆挂边11。
锅体由锅体外层8、内层9构成,锅体收边7在顶部。
本实用新型有两个锅盖,上面的是保温盖,由保温外层2、保温内层4、保温盖抓手1及保温盖收边6构成。保温盖的作用就是保温。
保温锅盖用两片不锈钢片冲压而成,抽真空。
下面的是玻璃盖5,用玻璃制成,其上有玻璃盖抓手3。玻璃盖5的作用是阻止汽泡、水汽大面积上湧,允许少量溢出。
锅体内层9底部上面对称焊有4个形如角铁的托脚16,其垂直部分的底端焊在锅体内层9底部上面,其水平部分开有通孔,用螺钉17就可以将发热管瓷盆15固定在托脚16上。
发热管14设在发热管瓷盆15上,发热管14的接线头用实线及“+”字表示。
锅体外层8的底部对称焊有4颗焊固螺钉6用螺母就可以把锅体底座15固定在锅体外层8的底部。
引线孔23直经22mm,是在锅体外8、内层9的底部开一个孔,可以看到锅体内层9反卷压卡住锅体外层8。
如图2所示,瓷接线柱塞28是一个上部直经为28mm下部直经为20mm的圆柱体,其内有两条并排的纵向通孔33,用来装置铜质的接线柱27。瓷固定片30的直径28mm,其内也有两条直经、方向与纵向通孔33相同的同向孔34,瓷接线柱塞28穿过云母垫圈29、引线孔23顶部,它不能凸出于引线孔23的底部。两条接线柱27穿过纵向通孔33、瓷固定片30、接线片31,柱的顶部尺寸大于柱体,用来卡住瓷接线柱塞28的上部分,柱的顶部有铜螺钉25,用它可把引线固定在接线横孔26内。柱的尾部设有螺纹,用铜螺母32就可以把接线片31、瓷固定片30固定在接线柱27的尾部,也就是把瓷接线柱塞28固定在了引线孔2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光富,未经黄光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0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