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风洞试验模型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1338.3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0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修城;胡兴军;郭鹏;王靖宇;廖磊;杨博;董春波;乔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8 | 分类号: | G01M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风洞试验 模型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风洞试验模型支撑装置,属于汽车风洞实验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汽车风洞试验中,支撑装置为模型提供稳健的支撑,对于满足试验精度要求,获得准确的试验数据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风洞试验的一个重要部件。因此,在支撑装置的设计时,不仅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方便模型的装卸;还要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支撑牢靠,避免振颤;最主要的是要使得该装置对试验流场的干扰降到最低,满足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当前的支撑装置,例如专利201020159330.2所描述的支撑装置,具有操作简单,简化试验流程等优点,但是由于整个支撑装置都在流场中,干扰较大,支撑也只能适用于卡车试验,后轮可调范围小,通用性能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风洞试验模型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风洞试验模型支撑装置,包括丝杠1、移动臂丝杠后轴承2、移动臂后支撑体3、移动臂丝杠轴承4、移动臂丝杠前轴承5、移动臂套筒6、移动臂丝母接头7、移动臂前支撑8、移动臂9、托板接头10、托板组件11、底座12、底板B13、U型底板A14等,所述移动臂丝杠后轴承2、移动臂后支撑体3、移动臂丝杠轴承4和移动臂丝杠前轴承5组成移动臂后支撑(参阅图3),移动臂后支撑与移动臂套筒6通过螺栓A相连;所述移动臂套筒6和移动臂前支撑8通过螺栓B相连,螺栓B还用于移动臂9轴向位置锁止;所述移动臂9与托板接头10通过螺栓C相连;所述移动臂丝母接头7与移动臂9通过焊接相连,移动臂丝母接头7内表面设有螺纹,便于和丝杠1相连;所述丝杠1设两个定位轴肩,移动臂丝杠后轴承2和移动臂丝杠前轴承5分别安装在两个定位轴肩上,两个定位轴肩还用于控制丝杠1轴向的运动,起到锁止的作用,移动臂丝杠后轴承2和移动臂丝杠前轴承5均为两半式轴承,移动臂丝杠轴承4直接套在丝杠1上;所述底座12中间开凹槽,移动壁套筒6落在凹槽中并且与底座12通过焊接相连,底座12设四个沉孔L1和四个螺纹孔M,螺纹孔M用于调整整个支撑装置的俯仰与侧倾;所述底板B13上设有四个通孔L2,四个通孔L2位置与底座12沉孔L1位置相同;所述U型底板A14设四个通孔L3和四个沉孔N,四个通孔L3的位置与底座12沉孔L1位置相同;所述底座12、底板B13和U型底板A14通过螺栓与天平支架相连。
在所述模型支撑装置中,所述托板组件11由两块矩形钢板I、II焊接而成(参阅图8);所述托板接头10与托板组件11II通过螺栓D相连,螺栓D头部开两个相互垂直的通孔,便于连接;托板组件11I设有与试验模型连接的锥形沉头孔E,锥形沉头孔E可以保证托板组件11与试验模型相连后I底部的平整度,减小其对流场的干扰。
在所述模型支撑装置中,移动臂后支撑体3、移动臂前支撑5、移动臂套筒6、移动臂丝母接头7、移动臂9和托板接头10的横截面均为圆环形,底座12、底板B13、U型底板A14和托板组件11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比较现有技术的优点:
1、该支撑装置迎风面积小,对流场的干扰小,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2、轴向伸缩范围大,可以支撑不同比例的模型进行风洞试验;
3、该支撑装置重量轻,体积小,对实验造成的系统误差小;
4、该装置易于加工、便于操作,并且通用性好,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风洞试验模型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丝杠主视图;
图3为移动臂后支撑装配图;
图4为移动臂套筒主视图;
图5为前支撑主视图;
图6为移动臂主视图;
图7为托板接头主视图;
图8为托板组件俯视图;
图9为托板组件侧视图;
图10为移动壁丝母接头主视图;
图11为底座俯视图;
图12为底座侧视图;
图13为底板B俯视图;
图14为底板B侧视图;
图15为U型底板A俯视图;
图16为U型底板A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丝杠;2、移动臂丝杠后轴承;3、移动臂后支撑体;4、移动臂丝杠轴承;5、移动臂丝杠前轴承;6、移动臂套筒;7、移动臂丝母接头;8、移动臂前支撑;9、移动臂;10、托板接头;11、托板组件;12、底座;13、底板B;14、U型底板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13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槽除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绕线的转头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