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器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1434.8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6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矗;袁义国;张立飞;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东丽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郑乘澄 |
地址: | 300309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保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通过热交换使流体温度达到人类生活或者是生产所需温度的设备;其被广泛应用于地热采暖等技术领域;随着人类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暖气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同时随着暖气覆盖面积的不断增大,冷循环系统,即用户使用端循环系统的负荷不断增加,冷循环系统发生末端堵塞、管网内积存气体,进而导致冷循环系统负荷急剧增大,上述故障的发生均易造成为冷循环系统的控制电流忽高忽低,因此经常发生冷循环变频器发生过载保护;然而一旦冷循环变频器发生过载保护,热循环系统继续工作,导致换热器的温度将会急剧升高,由于换热器密封圈耐热温度有限以及整个换热器的热胀冷缩物理特性,极易造成换热器损坏或者跑漏现象的发生,从而给人类的生活取暖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公开一种换热器保护系统,其具有克服传统采暖设备存在的如下缺陷的功能:当冷循环系统发生故障而导致冷循环变频器发生过载保护,进而导致热循环系统温度急剧增加,最终导致换热器由于温度过高或者是热胀冷缩而给人类的取暖生活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换热器保护系统,包括:冷循环变频器和热循环变频器;所述冷循环变频器与冷系统循环水泵电连接,所述热循环变频器与热系统循环水泵电连接,所述冷系统循环水泵和热系统循环水泵分别通过循环管道与换热器连接;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和报警继电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冷循环变频器电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报警继电器、所述热循环变频器依次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还包括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实现信息交换的控制机;
进一步,所述控制机为工业计算机;
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机电连接的报警器;
同时,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机电连接的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热交换系统中增加可编程控制器和报警继电器,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很好地实现了对冷循环变频器工作状态信息的实时分析,并且根据分析判断结果完成对热循环变频器的间接控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防止换热器被损坏,防患于未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报警器,当冷循环变频器发生故障时,利用报警器可以将报警信息以声光的方式通知给工作人员;三、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显示器,可以及时地将故障信息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使得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故障原因,进而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故障处理措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结构原理图。
其中:1、冷循环变频器;2、可编程控制器;3、报警继电器;4、热循环变频器;5、控制机;6、显示器;7、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换热器保护系统,包括:冷循环变频器1、可编程控制器2、报警继电器3、以及热循环变频器4;其中:冷循环变频器1与冷系统循环水泵电连接,热循环变频器4与热系统循环水泵电连接,冷系统循环水泵和热系统循环水泵分别通过循环管道与换热器连接;可编程控制器2为整个保护系统的核心部件,可编程控制器2的信号输入端与冷循环变频器1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2的信号输出端、报警继电器3、热循环变频器4依次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2一方面接收冷循环变频器1发送过来的冷循环变频器1的工作状态信息参数,一方面通过对接收到的信息参数进行分析判断,进而根据分析判断结果向热循环变频器4发送控制信令,热循环变频器4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令完成对热系统循环水泵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东丽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东丽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1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性聚苯醚和基于改性聚苯醚制备基材的方法
- 下一篇:钢筋腐蚀定量综合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