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稻田生态排水排渍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2484.8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7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潘杰华;吕寒;单艳红;巢军委;戴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11/00 | 分类号: | E02B11/00;A01G1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田 生态 排水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排水排渍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用于稻田的生态排水排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CN200510095596.9公开了一种农田排水排渍控制箱,由主箱体以及侧箱体组成,主箱体的后侧面上开设有排水孔,而主箱体的左右两个侧面的外侧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侧箱体,该侧箱体经由导通孔与主箱体联通,主箱体的正侧面以及左右两个侧面的上端,开设有数个排水凹口,侧箱体的顶面上开设有排渍孔,在主箱体和侧箱体的顶部分别配置有盖板。
该控制箱在稻田实际使用中,申请人发现存在若干问题,主要问题如下:1、侧箱体不仅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也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侧箱体排渍孔朝上而经常被稻田中的杂物和流失的土壤堵塞,清理时费时费力;2、在稻田需要晒田时,排空稻田田面水较繁琐;3、不能根据需要灵活调节稻田田面水;4、未考虑主箱体底部与其下土壤之间的土-水间的有益物质交换(氮、磷等营养元素和生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已有农田排水排渍控制箱存在的若干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稻田生态排水排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原有控制箱相比具有如下主要优点:1、取消了原有控制箱的两个侧箱体,改变了原有控制箱的排渍方式,从而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及土地的占用和清理的成本;2、解决了稻田晒田时田面水排空的问题;3、解决了灵活控制稻田田面水的问题;4、实现了箱体底部与其下土壤之间的土-水间的有益物质交换(氮、磷等营养元素和生物)。
技术方案:
稻田生态排水排渍控制装置,由箱体以及挡板组成,所述箱体的顶部高出稻田田面且对外开放,所述箱体的底部低于稻田田面且其上分布着孔,所述箱体的前侧壁上沿设有节制闸,前侧壁靠近下沿的部位设有排渍孔,所述箱体的后侧壁靠近下沿的部位设有排水孔;所述挡板可拆卸的设于排渍孔上。
所述排渍孔是一个“口”字形,其位于箱体前侧壁左右的中间处,其底部比箱体底部高。
所述节制闸位于箱体前侧壁左右的中间处,其顶部与箱体的上沿平齐,其底部与田面平齐。
所述排水孔是一个圆孔,圆孔的底部高于箱体底部。
所述挡板封堵排渍孔时密封。
所述孔的分布密度为占箱体底部面积的50%,孔径为10cm×10cm的方形。
有益效果:1、取消了原有控制箱的两个侧箱体,改变了原有控制箱的排渍方式,从而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及土地的占用和清理的成本。
2、通过在现有箱体前侧面上部设置节制闸,增强了对稻田田面水控制的灵活性,克服了原有控制箱只能控制稻田田面水于某一水位而不能灵活调节和排空田面水的问题。
3、取消了原有控制箱主箱体上的排水凹口,降低了控制箱的高度,节省了箱体制造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更利于其在农村的推广应用。
4、考虑了箱体底部与其下土壤之间的土-水间的有益物质交换(氮、磷等营养元素和生物)。
附图说明
图1为稻田排水排渍控制装置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箱体,2为排渍孔,3为节制闸,4为排水孔;
图2为稻田排水排渍控制装置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5为挡板;
图3为稻田排水排渍控制装置中节制闸的结构示意图,图中6为闸门,7为箱体前侧壁;
图4为稻田排水排渍控制装置中箱体的尺寸示意图;
图5为稻田排水排渍控制装置中挡板的尺寸示意图;
图6为稻田排水排渍控制装置中节制闸的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24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方便清堵的抽水马桶
- 下一篇:一种压路机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