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色的交错编织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2589.3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6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曾昆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电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王晔;王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交错 织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物,特别涉及一种可变色的交错编织布。
背景技术
由碳纤维材质所构成的零组件一般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因此,碳纤维材质已经广为工业界所运用,而一般碳纤维的零组件是使用碳纤维布配合模型与树酯成型制造。
因此,碳纤维布为形成各种碳纤维零组件的主要材料之一,一般现有的碳纤维布乃是使用多条碳纤维丝沿着不同编织轴向交互编织而成,但由于碳纤维丝本身颜色为黑色,较难加以染色处理,使得碳纤维布整体色彩呈现较为单调刻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碳纤维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目前技术问题的可变色的交错编织布。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色的交错编织布,其包括有:
多股第一纤维丝束,其具有第一色彩且沿第一编织轴向间隔排列,该第一纤维丝束包括有多条第一纤维丝;
多股第二纤维丝束,其具有第二色彩且沿第二编织轴向间隔排列,该第二纤维丝束包括有多条第二纤维丝;
其中,该各股第一纤维丝束与各股第二纤维丝束相互交错编织。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利用不同颜色的纤维丝以编织出不同的颜色组合,或是利用不同纤维丝形成特殊材质的仿制效果,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纤维丝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 第一纤维丝束 11 第一纤维丝
20 第二纤维丝束 21 第二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可变色的交错编织布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有多股第一纤维丝束10以及多股第二纤维丝束20,其中,该第一纤维丝束10包括有多条第一纤维丝11,该第二纤维丝束20包括有多条第二纤维丝21,该第一纤维丝束10具有第一色彩且各股第一纤维丝束10沿第一编织轴向间隔排列,该第二纤维丝束20具有第二色彩且各股第二纤维丝束20沿第二编织轴向间隔排列,各股第一纤维丝束10与各股第二纤维丝束20相互交错编织;
其中,各股第一纤维丝束10与各股第二纤维丝束20可为碳纤维、彩色克维拉纤维、彩色芳纶纤维、彩色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彩色金属纤维、PEI(聚亚胺)化学纤维、PP(聚丙烯)化学纤维、彩色玻璃纤维、PBO(聚对苯撑苯并二嗯唑纤维)纤维、芳香族PET纤维、玄武岩纤维、尼龙纤维、PIPD纤维、P-Aramid纤维、PVA纤维、PLA纤维、PEN(对苯二甲酸酯乙二酯)纤维、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聚合纤维、陶瓷纤维、石英纤维、二氧化硅纤维或是氧化纤维等。
各股第一纤维丝束10与各股第二纤维丝束20可以为不同颜色或是同一颜色,若为不同颜色,便可编织出不同的颜色组合,增加产品的设计效果,若为同一颜色,便可利用纤维丝的特性形成其他材质的仿制效果,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电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电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2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