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发电机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3380.9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1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罗峰;田富跃;马承西;刘兴远;王圆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二三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致仁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发电 机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发电机的安放及搬运,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发电机舱。
背景技术
当车辆驻车使用时,车上特种装置作业需要有电力能源的供应,这种电力能源可由车载发电机来提供。车载发电机不需要原车发动机的能源,所以和原车能源是相对独立的两套能源供应系统。但是将车载发电机直接置于车厢内存在搬移困难和排风效果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车载发电机直接置于车厢内存在的搬移困难和排风效果差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及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发电机舱,主要包括发电机机箱(1)、进风装置(2)、排气装置(3)、强排热风装置(4),其中,发电机机箱(1)置于车厢内的车底面,进风装置(2)置于车厢外、通过在车底面开设进风口(5)与发电机机箱(1)连接,排气装置(3)、强排热风装置(4)均置于发电机机箱(1)底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发电机舱,其中,所述发电机机箱(1)内设置有滑道(6),加注汽油(柴油)和机油。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发电机舱,其中,所述发电机机箱(1)四壁设置有隔热保温层,阻止发电机产生的高温高热传到箱体下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发电机舱,其中,所述发电机机箱(1)的箱门一边通过合页与箱体下部连接,另一边通过链条(7)与箱体连接,通过调节固定链条的长度改变箱门的开合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发电机舱,其中,所述车底面的开孔处设置有防虫网,进风装置(2)从车外吸取新鲜空气,避免抽取车内空气,以防车内密封使用车载发电机时,引起车内空气缺失。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发电机舱,提高了发电机使用效率,使车载发电机在车辆行驶和驻车时都能使用,并且操作方便,工作可靠,省力快捷,效率高,使用三套装置实现进风、排气和强排热风功能,使用时功能明确,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载发电机舱主视图;
图2为车载发电机舱俯视图;
图3为车载发电机舱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车载发电机舱,主要包括发电机机箱(1)、进风装置(2)、排气装置(3)、强排热风装置(4),其中,发电机机箱(1)置于车厢内的车底面,进风装置(2)置于车厢外、通过在车底面开设进风口(5)与发电机机箱(1)连接,排气装置(3)、强排热风装置(4)均置于发电机机箱(1)底面。
本实施例所述车载发电机舱,其中,所述发电机机箱(1)内设置有滑道(6),加注汽油(柴油)和机油。
本实施例所述车载发电机舱,其中,所述发电机机箱(1)四壁设置有隔热保温层,阻止发电机产生的高温高热传到箱体下部。
本实施例所述车载发电机舱,其中,所述车底面的开孔处设置有防虫网,进风装置(2)从车外吸取新鲜空气,避免抽取车内空气,以防车内密封使用车载发电机时,引起车内空气缺失。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车载发电机舱,主要包括发电机机箱(1)、进风装置(2)、排气装置(3)、强排热风装置(4),其中,发电机机箱(1)置于车厢内的车底面,进风装置(2)置于车厢外、通过在车底面开设进风口(5)与发电机机箱(1)连接,排气装置(3)、强排热风装置(4)均置于发电机机箱(1)底面。
本实施例所述车载发电机舱,其中,所述发电机机箱(1)内设置有滑道(6),,加注汽油(柴油)和机油。
本实施例所述车载发电机舱,其中,所述发电机机箱(1)四壁设置有隔热保温层,阻止发电机产生的高温高热传到箱体下部。
本实施例所述车载发电机舱,其中,所述发电机机箱(1)的箱门一边通过合页与箱体下部连接,另一边通过链条(7)与箱体连接,通过调节固定链条的长度改变箱门的开合角度。
本实施例所述车载发电机舱,其中,所述车底面的开孔处设置有防虫网,进风装置(2)从车外吸取新鲜空气,避免抽取车内空气,以防车内密封使用车载发电机时,引起车内空气缺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案,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二三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二三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33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