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宜深泥脚插秧的小型插秧机浮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4040.8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3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霞;程方平;应婧;谢祖琪;熊昌国;余满江;刘建辉;庹洪章;易文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宜 深泥脚 插秧 小型 插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特别涉及的是一种适宜南方丘陵山区深泥脚冬水田插秧的小型插秧机浮板。
背景技术:
南方丘陵山区深泥脚冬水田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产区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泥脚小型插秧机浮板就是针对该地区研发的。丘陵山区冬水田种植地块小且不规则、呈台状、田面落差大、无机耕道。小型插秧机重量轻、体积小、转移方便,对丘陵山区田块的适应性好。但现有小型插秧机浮板最长为1000mm,前、后端最大宽度分别为220 mm、180 mm,浮板底部泥槽宽度前部和后部一致。现有小型插秧机还不能适应水深15cm左右、泥脚深30cm~40cm、表面松软的冬水田。如使用现有小型插秧机会出现浮板下陷过大、拥泥推水严重,导致浮板行走阻力增大;浮板两侧和后端横向的泥水流速大,会冲倒已插好的秧苗,导致不能正常插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小型插秧机不能适应水较深、深泥脚的冬水田机插秧的缺点,提供一种下陷量小、拥泥推水小、行走阻力小、对已插好的秧苗影响小的适宜深泥脚插秧的小型插秧机浮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适宜深泥脚插秧的小型插秧机浮板,包括前段、中段、后段、位于浮板底部的泥槽,其特征是浮板长度至少为1050mm,浮板前端宽度至少为250mm,浮板最大宽度至少为280mm,浮板后端宽度至少为200mm,浮板前段的泥槽宽度由后向前端逐渐加宽。
上述的浮板长度为1080mm~1120mm,浮板前端宽度为280mm~300mm,浮板最大宽度为310mm~330mm,浮板后端宽度为240mm~260mm。
上述的泥槽前端宽度至少为100mm。
上述的泥槽前端宽度为130mm。
上述的浮板后段上部有向尾部倾斜的倾斜面。
上述的倾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至少为100mm,倾斜面的高度至少为20mm。
上述的倾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100mm~150mm,倾斜面的高度为20mm~40mm。
与现有插秧机一样,本实用新型浮板用工程塑料制造,采用吹塑成型的中空结构,其强度高、重量轻。本实用新型浮板加大了长度和宽度;浮板前段底部的泥槽为前宽后窄;浮板后段上部有向尾部倾斜的倾斜面,这样减小了浮板对田面的接地比压,增大浮力,降低下陷量;拥泥推水小,行走阻力小;浮板两侧和后端横向的泥水流速小,对已插好的秧苗影响小。
本实用新型适宜深泥脚插秧的小型插秧机浮板在冬水田插秧试验证明:浮板对田面的接地比压减小,浮力增大,下陷量降低;拥泥推水小,行走阻力小;浮板两侧和后端横向的泥水流速小,对已插好的秧苗影响小。安装在两行小型步进式插秧机上,可在水深15cm左右、泥脚深30cm~40cm、表面松软的冬水田里能正常插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适宜深泥脚插秧的小型插秧机浮板由前段1、中段2、后段3、位于浮板底部的泥槽4和后段上部向尾部倾斜的倾斜面5组成。浮板长度L为1100mm;浮板前端宽度B1、最大宽度B2和后端宽度B3分别为300mm、330mm和260mm;前段的泥槽4从后宽B4为70mm向前逐渐加宽,前端宽度B5为130mm;在后段3的上部有向尾部倾斜的倾斜面5,倾斜面在水平面上投影长度L1为150mm,倾斜面高度H为30mm。材料为工程塑料,采用吹塑成型的中空结构,浮板机械强度高、重量轻。具有下陷量低;拥泥推水小,行走阻力小;浮板两侧和后端横向的泥水流速v小,对已插好的秧苗影响小的特点。安装在两行小型步进式插秧机上,可在水深15cm左右、泥脚深30cm~40cm、表面松软的冬水田里正常插秧。
图2为插秧机前进方向左侧的浮板,其右侧的浮板与左侧的浮板在俯视图上相对于对称轴6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未经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40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片材的加工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强化玻璃的减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