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镜双重防护光纤激光切割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4821.7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3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沈晖;张鹏程;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领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42 | 分类号: | B23K26/42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双重 防护 光纤 激光 切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焊接和切割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透镜双重防护光纤激光切割头。
背景技术
聚焦透镜是激光加工设备的重要光学器件,作用是将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汇聚在一点,使激光能量集中,从而实现切割、焊接、热处理等加工。聚焦透镜采用特殊材料、特殊工艺制作而成,价格昂贵。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聚焦透镜的清洁,避免灰尘等异物污染。实际工况中,熔渣和金属蒸汽的喷溅、光路中运动件碎屑掉落、辅助气体中携带油脂,不可避免,透镜只能使用几天就被污染而损毁,这增加了激光加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影响了激光加工设备的推广和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镜双重防护光纤激光切割头,该透镜双重防护光纤激光切割头有效延长了聚焦透镜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镜双重防护光纤激光切割头,包括用于传输激光束的光束通道体和用于将所述激光束汇聚的聚焦透镜,还包括上防护镜和下防护镜,所述光束通道内设有一供光束通过的竖直通孔,所述至少一个上防护镜、聚焦透镜和至少一个下防护镜分别能够拆卸密封嵌设于光束通道内,且分别覆盖光束通道的竖直通孔径向断面,所述上防护镜和下防护镜分别位于聚焦透镜轴向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防护镜、聚焦透镜和下防护镜能够拆卸密封嵌设于光束通道内的结构为:设有第一、二、三镜座和第一、二、三端盖,上防护镜、聚焦透镜和下防护镜分别固定嵌设于第一、二、三镜座上的内孔中,所述光束通道体内设有与竖直通孔垂直相交的第一、二、三镜座腔,第一、二、三镜座分别密封插设于第一、二、三镜座腔内,第一、二、三端盖分别通过锁紧螺丝固定于第一、二、三镜座腔的开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二、三镜座沿轴向的两端面分别通过密封圈密封定位于第一、二、三镜座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防护镜和下防护镜均为平面透光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聚焦透镜轴向两侧设置上、下防护镜,上防护镜阻挡其上部光路中运动件的碎屑和油脂的污染,下防护镜阻挡来自熔渣和蒸汽喷溅,有效保护了聚焦透镜不被污染和损伤,当上防护镜和下防护镜表面损坏后,可更换安装新的上防护镜和下防护镜,由于上、下防护镜的价格远远低于聚焦透镜,所以这样的机构有效延长了聚焦透镜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透镜双重防护光纤激光切割头,包括用于传输激光束的光束通道体1和用于将所述激光束汇聚的聚焦透镜2,还包括上防护镜3和下防护镜4,所述光束通道内设有一供光束通过的竖直通孔5,所述至少一个上防护镜3、聚焦透镜2和至少一个下防护镜4分别能够拆卸密封嵌设于光束通道内,且分别覆盖光束通道的竖直通孔5径向断面,所述上防护镜3和下防护镜4分别位于聚焦透镜2轴向两侧,使用时,上部光路通过的孔与光束通道体1上的竖直穿孔同轴,上防护镜3阻挡其上部光路中运动件的碎屑和油脂的污染 ,下防护镜4阻挡来自熔渣和蒸汽喷溅,有效保护了聚焦透镜2不被污染和损伤,当上防护镜3和下防护镜4表面损坏后,可更换安装新的上防护镜3和下防护镜4,由于上、下防护镜4的价格远远低于聚焦透镜2,所以这样的机构有效延长了聚焦透镜2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所述上防护镜3、聚焦透镜2和下防护镜4能够拆卸密封嵌设于光束通道内的结构为:设有第一、二、三镜座6、7、8和第一、二、三端盖9、10、11,上防护镜3、聚焦透镜2和下防护镜4分别固定嵌设于第一、二、三镜座6、7、8上的内孔中,所述光束通道体内设有与竖直通孔5垂直相交的第一、二、三镜座6、7、8腔,第一、二、三镜座6、7、8分别密封插设于第一、二、三镜座6、7、8腔内,第一、二、三端盖9、10、11分别通过锁紧螺丝13固定于第一、二、三镜座6、7、8腔的开口处,第一、二、三镜座6、7、8可单独取下更换镜片,实现快速拆装,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第一、二、三镜座6、7、8沿轴向的两端面分别通过密封圈12密封定位于第一、二、三镜座6、7、8腔内。
所述上防护镜3和下防护镜4均为平面透光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领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领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48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