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光源模组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5278.2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2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汤建;吴恩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龙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3/00 | 分类号: | H01R33/00;H01R43/0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光源 模组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LED光源模组固定到灯具上并接通电路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灯具上,如LED隧道灯,LED光源模组与散热器之间是通过螺丝实现物理固定,通过电线焊接实现电路连通的。然而这样的连接工艺存在以下缺点:
1)生产上:焊接工序是在组装生产线上手工操作完成的,很可能存在虚焊、移位等问题,产品质量一致性不好;手工焊接的设备相对落后,容易由于高温、静电等因素造成LED光源模组损坏,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2)维护上:安装在道路上的灯具不能在现场更换光源模组,必须将灯具返回工厂或维修点处理,既影响道路的照明需求,灯具在运输过程中又容易引起其它配件损坏;而且光源模组的更换工作需要专业人士或设备才能进行,令到维护效率很低、维护成本非常高。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考虑,需要对现有的LED光源模组类型的灯具的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对LED光源模组同时提供机械连接作用和电路导通作用的连接件。
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LED光源模组连接件,包括插座和插头,特别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和受插座外壳保护的插座导体,插座外壳与插座导体之间相对固定;插头包括插头外壳和受插头外壳保护的插头导体;插头导体上设有用于与插座导体机械连接而电导通的舌部,以及设有用于与LED光源模组焊接连接而电导通的焊接部;所述插头外壳与插头导体通过注塑工艺制成一体,插头导体仅舌部和焊接部外露,且插头导体的焊接部平齐于该焊接部周边的插头外壳部位;插头外壳与插座外壳之间通过互相匹配的外壳形状而进行定位和机械连接。
应用时1)在LED光源模组上采用回流焊接工艺,把LED光源模组上预留的触点位与对应插头的插头导体的焊接部焊接在一起,实现LED光源模组与插头之间的机械连接及电连接;2)依据单件LED光源模组上插头的分布位置,在灯具的安装面上固定对应的插座,并根据预设的电路结构将相应电线电连接至对应的插座的插座导体;3)将LED光源模组上的插头的舌部机械连接至对应的插座的插座导体,实现将LED光源模组接入到电路,并依靠插座与插头之间互相匹配的外壳形状而实现定位和机械连接。
在LED光源模组类型的灯具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插头与LED光源模组之间的焊接是采用由电脑控制的全自动流水线回流焊接,这样可避免人工焊接所带来的误差或损坏,产品一致性好,质量可靠。在需要更换光源模组时,直接将相应的光源模组的插头从相关的插座上拔出即可,无需工具,可以现场更换,避免往返送件,不影响道路的正常照明。
在插座外壳和插头外壳上最好设有连接标识,以方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使LED光源模块与灯具之间装配更可靠、更简单、更快捷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插座结构爆炸图一;
图2是实施例的插座结构爆炸图二;
图3是实施例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插头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插头安装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插座;3-插头;4-LED光源模组;11-插座外壳;12插座导体;13-插座上壳;14-插座下盖;15-螺丝上过孔;16-螺丝下过孔;17-插座导体固定腔;18-夹持触点部;19-筒状压线部;20-插孔;21-过线孔;31-插头外壳;32-插头导体;33-扣紧部;34-舌部;35-焊接部;36-定位挡边;37-螺丝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LED光源模组连接件包括:插座和插头。
如图1、图2所示,插座1由插座外壳11和插座导体12构成。本实施例中,插座外壳11包括插座上壳13和插座底盖14。插座上壳13呈凸台状,其顶部设有螺丝上过孔15,插座底盖14设有螺丝下过孔16。插座上壳13与插座底盖14之间形成有插座导体固定腔17,插座导体12处在插座导体固定腔17中,并由此实现与插座外壳11之间的相对固定。插座导体12是由钣金工艺制成的具有夹持触点部18以及筒状压线部19的金属件。插座上壳13的顶部还设有插孔20,插座上壳11的侧面设有过线孔21。插座导体12的夹持触点部18与插孔20正对,当插头导体32的舌部34插入插孔20时将同时插入至插座导体12的夹持触点部18中,实现插头3与插座1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电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龙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龙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52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放线装置
- 下一篇:新型串联镀膜高压环保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