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可视喉镜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5797.9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9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沛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沛霖 |
主分类号: | A61B1/267 | 分类号: | A61B1/267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可视 喉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视喉镜片。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在进行全身麻醉和危重病人急救时,顺利的建立通气道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而气管插管是最常用的方法,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身麻醉和抢救成功率。目前传统的气管插管法是将喉镜片置入口腔内,沿舌体抵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抬喉镜显露声门,在直视下将气管导管经声门插入气管。然而由于人体解剖结构复杂性和个人差异性,即使经过长期培训的专业人士也不可能将每个病人的声门很好地显露,这样极容易造成插管困难。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微型电子视频技术的发展,光导纤维的广泛应用,摄像头的超小型化,可将“眼睛”放在口腔内,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直接喉镜法的缺陷。现在出现了很多可视喉镜片,无须使用很大力量即可将声门实时显示在显示屏上,而避免了因粗暴用力导致牙齿脱落、舌根拉伤、出血和声带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可视的插管过程使其整体操作过程较传统的直接喉镜法更加准确、直观和容易。
然而,现有的视频喉镜虽然能很好地暴露声门,但由于会厌挑起不充分,加上人体喉部呼吸道的自然弯曲,反而导致气管导管无法进入声门。所以往往要预先给气管导管套入塑形条进行塑形,才能顺利地实施气管插管术,这就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和成本。而且由于有些病人的气管口会出现一定的变异现象,从而使气管导管很难准确的送入人体的气管内,给医治病人带来了麻烦,甚至可能耽误最佳的医治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视喉镜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喉镜片在插管时存在很难准确地将气管导管送入人体气管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可视喉镜片,包括喉镜片主体,以及设置于喉镜片主体一端且与其固为一体的压舌板,所述压舌板上设有导向轨,且在该导向轨上还活动连接有气管导管夹。
所述喉镜片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均与其固为一体的第一气管导管扣和第二气管导管扣。
所述导向轨位于压舌板底部且与其固为一体;该导向轨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条形结构,并且其横截面呈“T”型,同时其开口的一端靠近喉镜片主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管导管夹由具有弹性的气管导管夹主体,以及通过圆柱体与气管导管夹主体固为一体的滑块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滑块为圆盘形或球形。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气管导管扣和第二气管导管扣均呈“『”型,或均呈倒“J”型。
另外,所述气管导管夹主体呈“C”型,或“U”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导向轨,将该导向轨终点与摄像头焦点重合,便能将气管导管末端准确送至病人气管口,从而顺利地插入气管导管;
(2)本实用新型的设有气管导管夹,且其具有一定弹性,可将某一区段不同型号的气管导管固定于气管导管夹内,亦可在气管导管末端送入声门后,且气管导管很容易与气管导管夹分离,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由于气管导管夹与导向轨活动链接,且气管导管夹可在导向轨上转动,故而在病人气管口出现一些变异,同样能够转动气管导管夹从而对气管导管末端进行调整,再将气管导管插入病人气管内,操作简单;
(4)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导管夹可从导向轨上拆卸下来,在某些不需要做气管导管引导插管时,可将气管导管夹从导向轨中取下,以免挡住操作路径,例如要作可视经鼻腔气管插管,口腔内操作等,适用范围广;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管导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喉镜片主体,2-压舌板,3-导向轨,4-气管导管夹,5-第一气管导管扣,6-第二气管导管扣,7-气管导管夹主体,8-圆柱体,9-滑块,10-翼板,11-气管导管,12-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新型可视喉镜片,包括喉镜片主体1、压舌板2、导向轨3,气管导管夹4、第一气管导管扣5和第二气管导管扣6,本实用新型与带视频显示装置通过卡口连接,方便拆卸,避免交叉感染,一次性使用,亦可与视频显示装置固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沛霖,未经何沛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57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