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苗床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6158.4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9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虎;刘子坤;赵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新财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0 | 分类号: | A01G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覃莉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苗床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苗床支架。
背景技术
在许多温室大棚的实践生产中,经常会用到苗床,往往需要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生产内容,相应的可能就要调整苗床,重新划分,可是有些苗床的支架是固定的,不但搬运不便,重组更是不可能,往往要反复做支架,费时费力而且还增加了生产支架的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苗床支架,方便运输与储存,可以个人单独完成,节约劳动力;制作更是简单,整体热镀锌,更耐潮湿,更适合温室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拆苗床支架,包括三个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内部设有通孔,位于中间的一个支架主体上支撑块的通孔内穿插有过梁,过梁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侧支架主体上相对应支撑块的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包括一个横梁和两个立柱,两个立柱的顶部通过横梁连接,两个立柱的下部与横梁的中部之间分别设有斜梁,两个斜梁的中部通过连接横杆固定,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通过支撑梁连接,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倒U形卡槽,倒U形卡槽卡于过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不但方便运输与储存,可以个人单独完成,节约劳动力;制作更是简单,整体热镀锌,更耐潮湿,更适合温室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拆苗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拆苗床支架中支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拆苗床支架中过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拆苗床之间中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架主体;11、横梁;12、立柱;13、斜梁;14、连接横杆;2、支撑块;3、通孔;4、过梁;5、支撑梁;51、倒U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拆苗床支架,包括三个支架主体1,所述支架主体1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块2,支撑块2的内部设有通孔3,位于中间的一个支架主体1上支撑块2的通孔3内穿插有过梁4,过梁4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侧支架主体1上相对应支撑块2的通孔3内。所述支架主体1包括一个横梁11和两个立柱12,两个立柱12的顶部通过横梁11连接,两个立柱12的下部与横梁11的中部之间分别设有斜梁13,两个斜梁13的中部通过连接横杆14连接,相邻的两个横梁11之间通过支撑梁5连接。所述支撑梁5的两端分别设有倒U形卡槽51,倒U形卡槽51卡于过梁4上。
组装时,支架主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两端分别穿过过梁4,过梁4的两端分别与另外两个支架主体1固定连接,相邻的横梁11支架通过支撑梁5连接,当需要叠加若干层或多个组合时,可以依上述结构为基本结构一层层叠置或多个组合。叠置时,将多个支架主体1叠置,顶部的支架主体1插入底部支架主体1上支撑块2内的插孔内;多个组合时,每个过梁4均穿插3个支架主体1,相邻两个过梁4上相对应的一端位于同一个支架主体1上的通孔3内。
横梁11与两个立柱12之间焊接,横梁11与斜梁13以及斜梁13与立柱12之间均焊接,两个斜梁13与连接横杆14之间焊接,横梁11、斜梁13、立柱12以及连接横杆14均采用25*25方管,支撑块2采用30*30方管,过梁4采用25*25热镀锌管,支撑梁5采用25*25热镀锌管,两端的倒U形卡槽51为30*30带开口热镀锌管。本实用新型的过梁4和支架主体1以及支撑梁5之间均通过自重和磨擦实现自锁,为了稳固,可通过螺钉等实现固定。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新财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新财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61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