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爆抗拉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6695.9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4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平;李宏;曾贵彬;陈小东;谌海军;周见明;张剑;车阳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侨源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12 | 分类号: | F17C13/1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抗拉防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液体泵与槽车之间的防撞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爆抗拉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低温液体充装系统中,其主要包括液体储槽、液体充车泵、软管以及其它的运输容器,充车泵出口管道直接与充装软管相连,充装软管再通过快装接头与槽车相连进行液体充装。在充装时就相当于是槽车与充车泵连成了一个整体,中间无防爆抗拉防撞装置,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通过设置在充车泵与充车软管之间的防爆抗拉防撞墙,把槽车与充车泵及管道隔开,就算槽车出现溜车或倒车过多情况,也不会将充车泵及管道拉移位或撞坏,从而保证了现场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也消除了发生重大事故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槽车与充车泵之间因为槽车溜车等原因造成充车泵及管路被拉坏、撞坏等安全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槽车和充车泵之间提供一种防爆抗拉防撞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防爆抗拉防撞装置,包括:
防撞墙,其墙面上有一个前后相通的开口;和墙内管道,其周围填充有保温材料,与所述墙内管道是一体;其中所述墙内管道通过所述防撞墙墙面上的开口,垂直固定于防撞墙内;
其中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法兰,连接在墙内管道的前端;和第二法兰,连接在墙内管道的后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防撞墙的结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防撞墙的长度为4-6m,厚度为0.3-0.5m,高度为1.2-2.0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防撞墙墙面上的开口是圆柱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墙内管道是直径为0.4-0.6m的圆柱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墙内管道是无缝钢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墙内管道的前端和后端超出防撞墙的墙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法兰连接充装软管,墙内管道的前端和充装软管通过第一法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二法兰连接充车泵出口管道,墙内管道的后端和充车泵出口管道通过第二法兰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防止充车泵及管道被槽车拉移位或撞坏,即保证了现场充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也消除了储槽管道连接引起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防爆抗拉防撞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墙内管道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防爆抗拉防撞装置,包括:防撞墙13和墙内管道15,墙内管道15通过防撞墙13墙面上的开口,垂直固定于防撞墙13内;墙内管道15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法兰14,用于与充装软管12相连接;墙内管道的后端连接有第二法兰16,用于与充车泵出口管道11相连接。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墙内管道的一个实施例:墙内管道25周围填充有保温材料27,保温材料27与墙内管道25形成一个整体;墙内管道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法兰24,用于与充装软管22相连接;墙内管道的后端连接有第二法兰26,用于与充车泵出口管道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防撞墙的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确保装置有一个稳定的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防撞墙的长度为4-6m,厚度为0.3-0.5m,高度为1.2-2.0m,防撞墙优选长度为5m,优选厚度为0.4m,优选高度为1.5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墙内管道是直径为0.4-0.6m的无缝钢管,墙内管道优选直径为0.5m的无缝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侨源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侨源气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66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