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位智能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7359.6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5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宗光涛;杨海清;李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推楚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混凝土泵泵送时安全性的考量的料位智能检测系统,主要应用于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拖式泵、混凝土车载泵等主泵送系统中。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混凝土泵送作业时,输送车操作人员将混凝土投至料斗内的过程中,还要一直观察料斗内的混凝土的量,防止不足或溢出。如果料斗内的混凝土投料不足,混凝土输送缸有吸空的可能,那么必然会吸入一定量的空气,造成振动、噪音增大等有损泵车性能的现象,并有可能对站在远处遥控泵送操作的人员造成人身伤害,这就要求旁边的输送车操作人员要一直在料斗旁边观察料斗内的混凝土量,防止吸空,既给人身安全带来隐患,又不智能,所以设计一种有智能检测功能的传感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的泵送机构的料位智能检测系统。
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料位智能检测系统,主要由两个电极、导线、一个红色警示灯、一个绿色警示灯、逻辑电路、固定座构成,其特征在于:一个红色警示灯、一个绿色警示灯、逻辑电路分别固定在混凝土泵车的车体上,两个电极通过固定座、螺栓及螺母固定在料斗内,两个电极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逻辑电路,并分别与一个红色警示灯、一个绿色警示灯连接成回路。
所述的两个电极为一个长电极和一个短电极, 且短电极的最底端要高于料斗内允许最少体积混凝土的上表面,即高于不产生吸空的混凝土液面临界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就是利用这两个不同长度的电极以及料斗内的混凝土构成一个回路,在回路状态时,绿色警示灯亮,泵送系统正常工作;当混凝土料位低于较短电极最底端时,回路断开,红色警示灯亮,提示输送车操作人员投料,同时提醒远处遥控泵送操作的人员停止泵送,有效地解决了因料斗内混凝土投料不足产生吸空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智能、性能稳定可靠,解决了目前料斗内无检测料位功能的问题,并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布置图。
图2为图1的A向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用新型的具体装配要根据料斗的结构特征而定,主要由一个红色警示灯1、一个绿色警示灯2、逻辑电路3、导线4、长电极5、短电极6、固定座7构成,一个红色警示灯1、一个绿色警示灯2、逻辑电路3分别固定在混凝土泵车的车体上,逻辑电路3为现有的,从市场购买得到;长电极5、短电极6分别通过固定座7、螺栓及螺母8固定在料斗内,长电极5、短电极6分别通过导线4连接至逻辑电路3,并分别与一个红色警示灯1、一个绿色警示灯2连接成回路。安装时,短电极6最底端要高于料斗内允许最少体积混凝土的上表面,即高于不产生吸空的混凝土液面临界高度。当泵送系统正常工作时,绿色警示灯2会频闪,当料斗内的料低于短电极6时,红色警示灯1会频闪,提醒输送车操作人员及时投料,同时也提醒在远处遥控泵送操作的人员暂停泵送,待开始投料后,继续正常泵送。本实用新型结构形式新颖、智能、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推广至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车载泵、混凝土拖式泵等混凝土机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智能、性能稳定可靠,解决了目前料斗内无检测料位功能的问题,并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推楚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推楚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7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鞋穿着状态检测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医学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