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的输入轴内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7666.4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5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董钢涛;李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精密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输入 轴内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液压助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的输入轴内孔。
背景技术
输入轴是汽车助力转向机构上重要零件,批量生产的输入轴归类于液压助力系统,它和扭力杆、阀套等共同组成液压转向核心控制部件。因为输入轴的内孔装有扭力杆,工作时相互旋转,同时注入油压,这样对密封和耐磨性能要求较高。以往输入轴内孔,内孔Φ8.5、Φ10.0采用深孔钻加工,内孔之间的过渡倒角与孔边相交的地方会有棱边和毛刺,这样容易造成组装中密封圈划伤,引起旋转阀漏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一种汽车转向的输入轴内孔,旨在解决现有输入轴内孔中存在的内孔之间的过渡倒角与孔边相交的地方会有棱边和毛刺,容易造成组装中密封圈划伤,引起旋转阀漏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的输入轴内孔,所述内孔包括:Φ8.5内孔、过渡角、轴壁、Φ10.0内孔;所述过渡角设置在所述Φ8.5内孔和Φ10.0内孔之间。
进一步、所述过渡角和Φ8.5内孔采用冷挤工艺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转向输入轴内孔,通过改善内孔过渡角表面光洁度和过渡角度,采用冷挤压成型,直接缩小Φ10.0内孔,形成Φ8.5内孔和3.5°-5°的过渡角,过渡角圆滑无毛刺、棱边,避免了组装过程中因密封圈划伤而引发旋转阀漏油,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转向的输入轴内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Φ8.5内孔;2、过渡角;3、轴壁;4、Φ10.0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的输入轴内孔,该内孔包括:Φ8.5内孔、过渡角、轴壁、Φ10.0内孔;过渡角设置在Φ8.5内孔和Φ10.0内孔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过渡角和Φ8.5内孔采用冷挤工艺形成。
以下参照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转向的输入轴内孔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转向的输入轴内孔,主要包括Φ8.5内孔1、过渡角2、轴壁3和Φ10.0内孔4,Φ8.5内孔1和Φ10.0内孔4之间为过渡角2,内孔的外壁由轴壁3形成;本实用新型中的输入轴内孔,采用冷挤工艺,直接缩小Φ10.0内孔4,形成Φ8.5内孔1和3.5°-5°的过渡角2,过渡角2圆滑无毛刺、棱边,避免了组装过程中因密封圈划伤而引发旋转阀漏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转向输入轴内孔,通过改善内孔过渡角表面光洁度和过渡角度,采用冷挤压成型,直接缩小Φ10.0内孔,形成Φ8.5内孔和3.5°-5°的过渡角,过渡角圆滑无毛刺、棱边,避免了组装过程中因密封圈划伤而引发旋转阀漏油,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精密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格林精密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7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