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式地震波与电磁波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8560.6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4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叶英;王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3/20 | 分类号: | G01N23/20;G01N27/90;G01N29/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刘湘舟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地震波 电磁波 接收 装置 | ||
1.一种平板式地震波与电磁波接收装置,包括地震波传感器支撑载体(1)和安装在地震波传感器支撑载体上的多个地震波传感器(2),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震波传感器支撑载体(1)为平板形状,地震波传感器支撑载体(1)的上表面上开有多个传感器固定孔(8),每个传感器固定孔(8)上均盖有传感器封堵盖(4),在地震波传感器支撑载体(1)的内部、在多个传感器固定孔(8)的外围围有一圈空腔(9);
所述地震波传感器支撑载体(1)上连接有一个航空插头(3),该航空插头(3)上的针的数量大于地震波传感器(2)的数量,所述地震波传感器(2)放置在传感器固定孔(8)中,并且所有的地震波传感器(2)的正极分别通过导线与航空插头(3)上的信号针一个一个对应连接,所有的地震波传感器(2)的负极通过导线相连到一起以后又与航空插头(3)上的接地针连接;
所述地震波传感器支撑载体(1)上还连接有一个接线盒(7),所述空腔(9)中缠绕有发射线圈(5)和接收线圈(6),并且发射线圈(5)和接收线圈(6)均与所述接线盒(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地震波与电磁波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传感器固定孔(8)的圆心之间的距离(a)为3cm~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地震波与电磁波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固定孔(8)呈矩阵方式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地震波与电磁波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5)的电阻为1.3欧,接收线圈(6)的电阻为8.8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地震波与电磁波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插头(3)上设有1~50号针,其中1~49号针为信号针,50号针为接地针,所述传感器固定孔(8)有四十九个,地震波传感器(2)也有四十九个,并且四十九个地震波传感器(2)的正极分别通过导线与航空插头(3)上的1~49号针连接,四十九个地震波传感器(2)的负极通过导线相连到一起后又与航空插头(3)上的50号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式地震波与电磁波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固定孔(8)按7×7的矩阵方式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85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