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截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8664.7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9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巍;宋俊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格兰清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22 | 分类号: | B01D24/22;B01D24/46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截污系统,属于废水处理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污水处理净化再利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各种污水处理设备不断的被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截污是污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截污效果直接影响后续处理的负荷及处理的最终效果,目前传统的截污装置多采用格栅截污,格栅截污容易堵塞,需要人工及时清理,且清理频率极高。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截污系统,该系统无需单独配置动力系统即可完成反冲洗,有效解决了污水过滤过程容易堵塞及人工清理频次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水处理水池形状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在靠近相邻污水处理水池一侧,距离池壁的一定位置范围设置一道隔断,在隔断与池壁之间铺设不锈钢筛板,筛板与池底平行并留有一定距离,筛板上部用多级石英砂作为截污介质,筛板下部设有反冲气管、反冲水管和导流管。
所述的隔断高度为池壁高度的1/3-1/2,隔断与池壁的距离为0.5-1.5m。
所述的不锈钢筛板孔径尽量大,以不能渗漏石英砂为原则,筛板距离池底0.5m-1m,筛板下部设有不锈钢柱支撑。
所述的多级石英砂自上而下采用大-小-大三层铺设,最上层粒径为16-32mm,用以拦截较大物质,中层粒径为4-8mm,用以过滤较小物质,最下层粒径为8-16mm,用以支撑中层滤料。
所述的反冲气管一端与曝气系统连接,一端用管堵封闭,管路上表面开有若干圆形气孔,连接向上的导气管,置于筛板下用于反冲。
所述的反冲水管一端与源污水泵连接,一端用管堵封闭,管路上表面开有若干圆形孔,置于筛板下用于反冲。
所述的导流管一端置于筛板下,一端连通至相邻污水处理水池。
采用上述方案后,与现有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无需单独配置动力系统即可完成反冲洗,具有截污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污水过滤过程容易堵塞及人工清理频次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截污系统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反冲气管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反冲水管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1、污水处理水池,2、隔断,3、筛板,4、多级石英砂截污介质,5、反冲气管,5a、堵头,5b、反冲气孔,5c、曝气系统,6、反冲水管,6a、管堵,6b、反冲水孔,6c、源污水泵,7、导流管,8、钢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截污系统,如图1所示,污水处理水池1形状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在靠近相邻污水处理水池一侧,距离池壁的一定位置范围设置一道隔断2,在隔断2与池壁之间铺设不锈钢筛板3,筛板3与池底平行并留有一定距离,筛板3上部用多级石英砂4作为截污介质,筛板下部设有反冲气管5、反冲水管6和导流管7。
所述的隔断2高度为池壁高度的1/3-1/2,隔断2与池壁的距离为0.5-1.5m。
所述的不锈钢筛板3孔径尽量大,以不能渗漏石英砂为原则,筛板3距离池底0.5m-1m,筛板3下部设有钢柱支撑8。
所述的多级石英砂4自上而下采用大-小-大三层铺设,最上层粒径为16-32mm,用以拦截较大物质,中层粒径为4-8mm,用以过滤较小物质,最下层粒径为8-16mm,用以支撑中层滤料。
所述的反冲气管5,如图2所示,其一端与曝气系统5c连接,一端用管堵5a封闭,管路上表面开有若干圆形反冲气孔5b,连接向上的导气管,置于筛板3下用于反冲。
所述的反冲水管6,如图3所示,其一端与源污水泵6c连接,一端用管堵6a封闭,管路上表面开有若干圆形反冲水孔6b,置于筛板3下用于反冲。
所述的导流管7一端置于筛板3下,一端联通至相邻污水处理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格兰清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格兰清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8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