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8780.9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0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杰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日常生活中的潲水中含有很多油脂,直接排放会造成下水管道堵塞和资源浪费,并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流入不法商贩,变成“二次油”重返餐桌,则会对环境及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现大多数用桶盛装潲水,运送到回收处,再用简单的人工分离方法将油和水进行分离,需泵送液体。为提高分离效率,需加入化学药剂。存在的缺点是潲水量大,需要大容量的盛装容器,故搬动劳动强度大,运输量大,人工分离效率低,分离不彻底,加入化学药剂则会产生二次污染。
现有的一部分油水分离器只是采用在方型或圆型水池内安装几块隔板,起到将油脂与水隔离的作用;一部分油水分离器结构较为复杂,且整个油水分离器为透明密闭结构,整个分离过程进行人工调控,需人工清理。使得油水分离器分离效率低、成本高且维修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油水分离效率高且维修方便的油水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有主壳体以及安装于主壳体内的刮油装置,该主壳体中具有过滤池、沉淀池、分离池以及集油池,该过滤池设置有一进液口以及一过滤网,该过滤网与沉淀池相连通,该沉淀池设置有一溢液口,该溢液口与分离池相连通,该分离池设置有一出水口及刮油器,所述刮油器安装设置于分离池上部且其安装高度高于出水口,所述集油池容置于分离池中,该集油池设置有一进油口和出油口,该进油口与刮油器相适配,该出油口与外界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口连通于一污水处理池,该污水处理池设置有连通于下水道的上清液出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网设置于过滤池底部,所述沉淀池位于过滤池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沉淀池与分离池并排设置,所述刮油器安装高度高于溢液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刮油器为自动间歇式刮油的刮油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刮油器设置有三块刮油片;所述集油池中的进油口设置有与刮油片相适配的集油板,该集油板沿进油方向斜向上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有上述方案可知:该油水分离器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不需添加任何试剂和药品,无二次污染,有效降低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能够有效防止生活中的二次油重返餐桌,保证食品安全。该油水分离装置通过合理设置集油池和刮油器可实现自动排油,而且该装置拆装清洗方便,不需专人维护,节省人力与运行成本,同时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其所回收的油脂可用于化工原料,排放的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前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过滤池
11、进液口 12、过滤网
20、沉淀池
21、溢液口
30、分离池
31、油水分离区 32、集油区
33、出水区 34、刮油器
35、刮油片 36、出水口
40、集油池
41、进油口 42、出油口
43、集油板 44、流水通道
50、污水处理池
51、污泥出口 52、上清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有主壳体以及安装于主壳体内的刮油装置,该主壳体中具有过滤池10、沉淀池20、分离池30、集油池40以及污水处理池50。
其中,该过滤池10设置有一进液口11以及一过滤网12,油水混合物通过该进液口11进入过滤池10中,该过滤网12设于过滤池10底部,油水混合物经该过滤网12可滤去油水混合物中的固体杂质,该过滤网12与所述沉淀池20相连通,经过滤网12过滤后的油水混合物流入沉淀池10中。
该沉淀池20位于过滤池10下方,该沉淀池10设置有一溢液口21,油水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物经该沉淀池20沉淀,油水混合物经溢液口21流入分离池3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杰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杰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87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卡音响
- 下一篇: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