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路灯智能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8818.2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3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炎;陈聪敏;潘云相;陈志亮;陈洪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致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载波通信 路灯 智能 控制器 | ||
1.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路灯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MCU微控制单元、电源模块、三相电力载波通信模块、单灯控制器管理模块、RS485通信模块、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电参量计量与监测模块、时钟电路、存储电路、显示设备、门节点检测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端连接至MCU微控制单元的电源端,为MCU微控制单元以及连接至MCU微控制单元的电路模块进行供电;
所述三相电力载波通信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单灯控制器管理模块的输入输出端、RS485通信模块的输入输出端、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的输入输出端、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输出端、电参量计量与监测模块的输入输出端、时钟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存储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和门节点检测模块的输入输出端连接至MCU微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端;
所述显示设备的输入端和声光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MCU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路灯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误控制模块、电缆出线三相继电器控制模块和控制结果反馈模块;所述防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MCU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防误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电缆出线三相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缆出线三相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结果反馈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结果反馈模块的输入输出端连接MCU微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路灯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控制模块包括与非门U8A、与非门U8B、电阻R212、电阻R202、电阻R213、电阻R203、电阻R89、电容C118、电容C119,所述与非门U8A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与非门U8B的输出端,与非门U8A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非门U8B的第一输入端,与非门U8A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阻R212的一端、电阻R202的一端和电容C118的一端,电容C11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02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阻R212的另一端连接至MCU微控制单元;与非门U8B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阻R213的一端、电阻R203的一端和电容C119的一端,电容C11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03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阻R213的另一端连接至MCU微控制单元;与非门U8B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89连接至电缆出线三相继电器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路灯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出线三相继电器控制模块是由三极管及其外围电路构成,具体包括三极管Q10、三极管Q11、光耦U24、继电器U25、电阻R90、电阻R52、电阻R92、电阻R93、电阻R59、电容C55、电容C26、电容C40、电容C34和二极管D6;电容C55和电阻R90并联后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防误控制模块的电阻R89的一端和三极管Q10的B极,三极管Q10的E极接地,三极管Q10的C极连接光耦U24的第1脚,光耦U24的第2脚通过电阻R52连接3.3V电源,光耦U24的第4脚连接12V电源,光耦U24的第3脚连接电阻R92的一端和电阻R93的一端,电阻R9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6的一端和三极管Q11的B极,电容C26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1的E极接地,三极管Q11的C极通过电阻R59连接至二极管D6的一端和继电器U25的第2脚,二极管D6的另一端、继电器U25的第1脚和电容C40的一端连接12V电源,电容C40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U25的第3脚和第4脚通过电容C3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路灯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U24是型号为PS2051的光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路灯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果反馈模块包括电容C100、光耦U19、电容C53、稳压管DV2、电阻R75、电阻RA1、电阻RA2、电阻RA3和电阻RA4,所述电阻RA1、电阻RA2、电阻RA3和电阻RA4串联连接后的一端连接电缆出线三相继电器控制模块,另一端连接稳压管DV2的一端、电容C53的一端和光耦U19的第4脚,稳压管DV2的另一端、电容C53的另一端和光耦U19的第3脚连接至电缆出线三相继电器控制模块;光耦U19的第1脚连接电阻R75的一端、电容C100的一端以及MCU微控制单元,电阻R75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光耦U19的第2脚、电容C100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致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致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88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牛人工授精的防污染外套
- 下一篇:带刻度低阻针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