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控变排量压缩机的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8901.X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3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毛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高为;王忠忠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控变 排量 压缩机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特别涉及该系统中的外控变排量压缩机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变排量压缩机由于具有空调系统连续平稳调节、空调送风温度波动小、能耗低等优点,已在汽车空调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现在广泛采用的内控变排量压缩机利用系统内部压力的自平衡采用机械控制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调节精度差,相应时间慢等问题,从而导致节能效果不显著、系统振荡和蒸发器结霜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外控变排量压缩机开始问世。然而目前的外控变排量压缩机系统控制复杂且可靠性较低。如何改善外控变排量压缩机系统在这些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适用性以发挥出其在节能和结霜等问题上的固有优势是一道亟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外控变排量压缩机的控制器,包括传感器信号输入器、总线通信器、电源管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其中所述电源管理器的输出端口与所述传感器信号输入器、所述总线通信器、以及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口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与所述总线通信器和所述外控变排量压缩机的输入端口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外控变排量压缩机的输出端口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控制器,其中,所述传感器信号输入器连接到车外温度传感器、车内温度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出风温度传感器、空调压力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总线通信器与车速、发动机转速、整车电池电量信号的发送单元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控制器,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信号预处理单元和热交换平衡计算单元,其中所述预处理单元接收来自所述传感器信号输入器和所述总线通信器的输入,然后将所述输入转换成热交换平衡计算单元所需的输入信号,所述热交换平衡计算单元计算出输出给所述外控变排量压缩机的控制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控制器,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是16位微处理器芯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总线通信器接收来自发动机控制器和车身控制器的信号输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控制器,其中,电源管理模块向所述传感器信号输入器、所述总线通信器、以及所述中央处理器提供其所需的稳定电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控制器,其中,与所述外控变排量压缩机的输出端口相连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接收电流反馈信号。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外控变排量压缩机可以稳定在合适的排量区间,从而既满足了乘客对车厢的舒适安全性要求又能合理节约汽车能耗。
附图说明
为便于理解,下面参照附图通过非限定性例子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中:
图1是外控变排量压缩机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辆热交换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加具体说明,正如从以下论述中也可以认识到的那样,在本说明书的通篇中,利用诸如“处理”、“计算”、“确定”之类术语的论述表示使用诸如计算机或类似电子计算装置之类的特定设备的动作或过程。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计算机或者类似电子计算装置能够操纵或变换信号。这些信号在计算机或类似电子计算装置的存储器、寄存器或者其它信息存储装置、传输装置或者显示装置中通常表示为物理电子或磁量。例如,电子计算装置可以包括执行一个或更多的特定功能的一个或更多的处理器。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外控变排量压缩机以及其控制器。由图中可见,外控变排量压缩机的控制器主要包括电源管理器、传感器信号输入器、总线通信器、以及中央处理器等部件。外控变排量压缩机的控制器通过其中的中央处理器与其控制对象,即外控变排量压缩机通信。中央处理器向外控变排量压缩机发出PWM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其运行,而外控变排量压缩机也向中央处理器发出电流反馈信号。中央处理器从反馈信号获得反映外控变排量压缩机运行状态的参考和诊断信号。
在外控变排量压缩机的控制器中,电源管理器的输出端口与传感器信号输入器、总线通信器、以及中央处理器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口相连,从而向这些部件提供保障它们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稳定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89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