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煤式烤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9154.1 | 申请日: | 201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4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潘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3/02 | 分类号: | F26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60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新渡***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煤式 烤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散煤式烤炉。
背景技术
在烟叶、稻谷等农作物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到烤炉这一设备,通过烘烤作业使农作物的含水量达到加工和储存需要。现有的烤炉热效率较低,在烘烤作业中燃料消耗较大。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部分地区居民习惯使用散煤作为生产生活燃料,现有技术缺乏专门使用散煤的烤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散煤式烤炉,其热效率高,烘烤效果好,节能环保,同时便于使用散煤进行烘烤作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散煤式烤炉,包括炉体,炉体上方设置有半球形的穹顶,穹顶上方通过支撑臂连接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通过热通道与炉体内腔连通,还包括设置在散热装置末端的烟囱;
所述的炉体上设置有倾斜的进煤通道,还设置有出灰通道和通风管;炉体内腔通过支撑架设置有与进煤通道匹配的炉排;
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左通道、右通道,左通道和右通道之间设置有多个热风管。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将散煤从进煤通道加入,在炉体内燃烧,产生的热量经穹顶和散热装置散发,由于本实用新型炉体内燃料燃烧充分,穹顶和散热装置同时具备散热功能,因此热效率高,便于提高烘烤作业效率,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使用散煤作为燃料时,加料、出灰均极为方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散煤式烤炉,其穹顶的外表面焊接有多个穹顶散热片。这种结构增大了穹顶的散热面积,进一步促进散热,提高了烘烤作业的热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散煤式烤炉,其在部分热风管外表面设置有螺旋散热片。这种结构进一步增大了散热面积,可以提高烘烤作业的热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散煤式烤炉,其炉体内腔包括燃烧腔和出灰腔,沿炉体的外壁在燃烧腔和出灰腔之间设置有辅助通风管。采用这种结构,促进空气在燃烧腔和出灰腔之间的对流,增加了燃烧腔内氧气含量,提高了燃料燃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煤式烤炉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散煤式烤炉,包括炉体1,炉体1上方设置有半球形的穹顶2,穹顶2上方通过支撑臂6连接有散热装置4,散热装置4通过热通道3与炉体1内腔连通,还包括设置在散热装置4末端的烟囱5。
穹顶2设置为半球形,增大了其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所述的炉体1上设置有倾斜的进煤通道10,还设置有出灰通道11和通风管12;炉体1内腔通过支撑架14设置有与进煤通道10匹配的炉排15。
进煤通道10上通过铰链设置有进煤口100,平时关闭,添加燃料时打开。出灰通道11上通过铰链设置有出灰口110,平时关闭,出灰时打开。
所述的散热装置4包括左通道40、右通道41,左通道40和右通道41之间设置有多个热风管42。
左通道40上通过铰链设置有左通道出口400,右通道41上通过铰链设置有右通道出口410,将其打开可以对内部的热风管42进行检查和清灰。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其主体设置在烤房内,进煤通道10、出灰通道11外置,便于操作;通风管12外置,便于新鲜空气进入炉体1。烟囱5顶置于烤房外,燃烧产生的尾气由此排出。热空气经炉体1、穹顶2、热通道3、散热装置4流动,将热量散发至烤房内,实现烘烤作业。穹顶2、散热装置4具备较大的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燃烧产生的气体在封闭的管道内流通,热量经管道外壁散发,气体和热量互相隔绝,保证被烘烤物不受燃烧产生气体的污染。
所述的穹顶2的外表面焊接有多个穹顶散热片21,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在部分热风管42外表面设置有螺旋散热片421。螺旋散热片421大大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烘烤作业效率。具体而言,热风管42分为多层排列,顶层以下的热风管42外表面均带有螺旋散热片421。
进一步的,炉体1内腔包括燃烧腔16和出灰腔17,沿炉体1的外壁在燃烧腔16和出灰腔17之间设置有辅助通风管13。该辅助通风管13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口130、下口130’, 上口130置于燃烧腔16内,下口130’置于出灰腔17内,由于出灰腔17通过通风管12与外界新鲜空气相通,因此辅助通风管13可以进一步促进空气流通,进而提高燃烧效率。
炉排15以上的炉体1内腔壁上设置有与进煤通道10匹配的耐火圈18,其功能是防止炉体1的侧壁被燃烧产生的高温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91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三维独立输出运动的振动筛机构
- 下一篇:双侧热风循环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