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器动触头的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9799.5 | 申请日: | 201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7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雷;朱映平;杨军;肖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6 | 分类号: | H01H50/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赵国虹;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器 动触头 装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接触器动触头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大电流规格交流接触器使用双并联接触桥,并把触头弹簧放置在接触桥上面,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触头弹簧直接承受高温,从而使触头弹簧发生退火现象,导致触头压力减小,主触头温升明显上升。主触头温升上升后,使主触头以及相连塑料件烧毁,从而导致交流接触器的寿命急剧下降。另外,传统交流接触器双并联接触桥及其附属元件的设置不够合理,片状弹簧与双并联接触桥配合的效果一直不理想,双并联接触桥在运动时容易错位,定位和导向性差,运动也不灵活,缓冲效果差。
发明内容
对于使用双并联接触桥的交流接触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触头的装配结构,避免温升影响,提高双并联接触桥的定位效果、运动导向性和运动灵活性,增强了接触桥在运动中的缓冲效果,提高了产品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接触器动触头的装配结构,包括触头支持件300、弹簧220、U型弹簧支持件200、片状弹簧400、固定轴210和可动的双并联接触桥;触头支持件300设有一个贯穿的腔体320,所述U型弹簧支持件200从触头支持件300的一端伸入腔体320内,且U型弹簧支持件200的两个侧臂230从触头支持件的另一端伸到触头支持件外;在触头支持件的腔体320中部设有固定梁310,所述固定梁310穿过U型弹簧支持件200的U型槽250;弹簧220被放置在U型弹簧支持件200的U型槽250内,所述弹簧220的一端抵在U型弹簧支持件的U型槽底部,另一端抵在触头支持件的固定梁310;双并联接触桥包括两个横跨在触头支持件300上的接触桥100,两个接触桥100被并排放置在U型弹簧支持件的两个侧臂230之间,并可在U型弹簧支持件的U型槽内上下运动;固定轴21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U型弹簧支持件的两个侧臂230上,片状弹簧400设在固定轴210和双并联接触桥之间。以上述结构将弹簧支持件设置在触头支持件内部,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缩减装配结构的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片状弹簧400为H形或X形。
更进一步,所述片状弹簧400包括跟固定轴接触的承接部410,所述片状弹簧400具有拱形弧度并在承接部410凹陷。更进一步的,片状弹簧承接部410的两侧各设有两条延伸部420,所述延伸部420往接触桥方向倾斜延伸,在跟接触桥接触的一端设有跟接触桥表面平行的接触面。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桥100的上表面跟所述片状弹簧接触,在所述接触桥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凹槽120。
进一步的,每个接触桥100均具有一个第一侧面111,所述第一侧面111与另个接触桥的第一侧面111接触,在两个接触桥的第一侧面111上对应的设有定位凸包110。每个接触桥100均具有一个第二侧面131,所述第二侧面131与U型弹簧支持件200接触,在所述第二侧面131上设有定位导向槽130,U型弹簧支持件的侧臂230插入定位导向槽130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210是通过以下方式安装在U型弹簧支持件的两个侧臂230上的:在U型弹簧支持件的两个侧臂230上分别设有贯穿的安装孔231,所述固定轴210轴壁上设有两个环形的定位槽211以放置U型弹簧支持件的侧臂,在定位槽与固定轴210的端部之间设有顶部外缘212,定位槽底部的直径小于固定轴的直径,定位槽底部的直径也不超过所述安装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U型弹簧支持件200的U型槽底部设有固定孔241,用以安装弹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弹簧支持件,弹簧不直接跟接触桥接触,而是跟弹簧支撑件接触,然后通过弹簧支持件来驱动接触桥,这样接触桥的热量就不容易传导到弹簧上,使得弹簧上的温度显著降低,避免弹簧发生退火现象,即弹簧能有效保持其弹性,维持触头的压力不减小,使主触头的接线端子温升更加稳定,这样就解决了因压力减小导致主触头温度上升的问题,提高了接触器及其装配结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通过新型片状弹簧、合理布置双并联接触桥,使片状弹簧能更好的配合接触桥,提高双并联接触桥、片状弹簧的定位效果,并提高了接触桥在运动过程中的缓冲效果。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双并联接触桥在运动时的导向性好,接触桥的运动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交流接触器的动触头的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交流接触器的装配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97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