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张力贴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9957.7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4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蔡为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尔金属(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65H23/26;B65H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实现低张力贴膜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贴膜工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包装等多个技术领域。参阅图1,传统的贴膜设备一般主要由置膜辊10、压辊11、若干导引辊13和支撑辊12组成,压辊11和支撑辊12一侧设有板材输送带,在贴膜时,支撑辊12和压辊11与板材输送带同步运转,并由压辊将保护膜14从置膜辊上10牵引出,再贴覆到板材15上,在此过程中,保护膜往往会因长距离的牵引而产生很大张力,因此在被贴附到板材上之后,通常会在板材边缘部产生翘曲,从而导致大量不良品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低张力贴膜装置,其能有效降低贴膜过程中保护膜上的张力,杜绝保护膜在板材上的翘曲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张力贴膜装置,包括用于提供保护膜的置膜辊以及用于将保护膜贴覆在板材上的压辊和支撑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从置膜辊上牵引出保护膜,并输送到压辊和支撑辊之间的牵引辊,所述牵引辊与压辊和支撑辊平行设置,并经同步传动机构与压辊或支撑辊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压辊和支撑辊一侧设有与支撑辊同步运行的板材输送带,所述支撑辊与牵引辊经同步传动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辊与牵引辊位于同一侧的一端上均固定有皮带轮,该两个皮带轮之间经同步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辊与压辊和支撑辊之间还设有一组以上用于调整保护膜行进轨迹的导引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置膜辊与压辊之间增设一牵引辊,并由牵引辊将保护膜自置膜辊上牵引出,再传送至与牵引辊同步转动的压辊和支撑辊处进行贴膜操作,从而使保护膜在被牵引过程中,仅在置膜辊与牵引辊之间会受到较小的张力作用,而不会在牵引辊和压辊之间受到张力作用,从而大幅减小了保护膜所受张力,并且,通过调整牵引辊和置膜辊的距离,几乎能够完全杜绝保护膜在板材上的翘曲问题,进而大幅提升良品率和厂家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贴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低张力贴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置膜辊10、压辊11、支撑辊12、导引辊13、保护膜14、板材15、牵引辊16、同步皮带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2,本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低张力贴膜装置包括:
用于提供保护膜的置膜辊10,
用于将保护膜14贴覆在板材上的压辊11和支撑辊12,
以及,用于从置膜辊10上牵引出保护膜14,并输送到压辊11和支撑辊12之间的牵引辊16。
该牵引辊16与压辊11和支撑辊12平行设置,并经同步传动机构与支撑辊12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该压辊11和支撑辊12一侧设有与支撑辊12同步运行的板材输送带,该支撑辊12与牵引辊16经同步传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该支撑辊12与牵引辊16位于同一侧的一端上均固定有皮带轮,该两个皮带轮之间经同步皮带17传动连接。
当然,为满足工作场地和不同贴膜制品的实际需要,该牵引辊16与压辊11和支撑辊12之间还设有若干组用于调整保护膜行进轨迹的导引辊13。
该贴膜装置通过在置膜辊与压辊之间增设一牵引辊,并由牵引辊将保护膜自置膜辊上牵引出,再传送至与牵引辊同步转动的压辊和支撑辊处进行贴膜操作,从而使保护膜在被牵引过程中,仅在置膜辊与牵引辊之间会受到较小的张力作用(事实上,通过尽量缩减牵引辊和置膜辊的距离,几乎可完全消除该张力作用),而不会在牵引辊和压辊之间受到张力作用,从而大幅减小了保护膜所受张力,有效克服保护膜在板材上的翘曲问题。
当然,亦可采用压辊与板材输送带同步运行,而牵引辊亦与压辊同步传动的设计,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适当调整的。
因此,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尔金属(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尼尔金属(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9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探装置
- 下一篇:结构改进的中开式挂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