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湿法脱硫除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0593.4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1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湿法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湿法脱硫除雾器,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应用于湿法脱硫烟气除雾。
背景技术
经过湿法脱硫装置处理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雾,直接排放造成水分的大量流失,需要使用除雾器将烟气中水雾除去。传统的折流板除雾器采用波纹填料作为除雾去湿装置,这种除雾装置有诸多的缺点,一方面是阻力较大,另一方面波纹填料除雾效果不佳,常常出现废气带水现象,再则填料的寿命有限,容易产生堵塞,需要不时进行清洗和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除雾效率可达90%~99%,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其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出水管、固定法兰、斜锥、提速圆筒、旋流板、旋流板法兰、顶盖在内,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通过固定法兰固定在脱硫塔筒体内,固定法兰上部连接斜锥,斜锥上部连接提速圆筒,提速圆筒上部连接旋流板法兰,旋流板法兰上部连接旋流片,旋流板上部连接顶盖。
当烟气进入除雾器时,设定此时烟气风速为V1=2.5~5m/s;然后烟气经过斜锥后进入提速圆筒,由于流通面积缩小,设定此时烟气风速V2=16±4m/s;烟气随后进入旋风板,设定此时速度V3=11.4m±2m/s;然后烟气经过旋流后离开旋风板,设定此时烟气速度V4=7±2m/s;此时烟气经过旋风后做螺旋线运动,撞击脱硫塔筒壁,烟气中的水雾撞击筒壁后延筒壁向下流,汇集到固定法兰上,经过出水管回到脱硫塔下部;最终烟气以V5=V1=2.5~5m/s的速度在筒内运动一段时间后经过出烟口排放。
根据实验可知道,当旋流板片数为15片,旋流片出口切线和与之接触的顶板边缘切线夹角α=24°时,可达到最佳的除雾效果。
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优点和效果是:首先克服上述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能使除雾效率达到90%~99%,而且不产生堵塞,节约了喷淋清洗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图2为A-A视向图,
图中标号,1.旋风板、2.进烟口、3.脱硫塔 、4.固定法兰、 5.斜锥、 6.提速圆筒、7.旋风板法兰、8.顶板、9.出烟口、1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附图1、2,整个装置通过固定法兰4连接在脱硫塔筒体内,固定法兰4上端连接斜锥5,斜锥5上端连接提速圆筒6,提速圆筒6上端连接旋风板法兰7,旋风板法兰7上端连接旋风板1,旋风板1上端连接顶盖。
见附图1、2,当烟气进入除雾器时,此时烟气风速为V1=2.5~5m/s;然后烟气经过斜锥后进入提速圆筒6,由于流通面积缩小,此时烟气风速V2=16±4m/s;烟气随后进入旋风板1,此时速度V3=11.4m±2m/S;然后烟气经过旋流后离开旋风板,此时烟气速度V4=7±2m/s;此时烟气经过旋风后做螺旋线运动,撞击脱硫塔筒壁,烟气中的水雾撞击筒壁后延筒壁向下流,汇集到固定法兰4上,经过出水管10回到脱硫塔下部;最终烟气以V5=V1=2.5~5m/s的速度在筒内运动一段时间后经过出烟口9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0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覆多层乳胶条的立体机织物
- 下一篇:LED电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