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螺旋分布刀片的内筒单管式剥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0833.0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6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程汉良;黄汇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川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2 | 分类号: | B29B1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4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分布 刀片 内筒单管式 剥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塑复合膜分离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螺旋分布刀片的内筒单管式剥离器。
背景技术
铝塑复合膜在软饮料包装,药品包装,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造成的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回收产品为聚乙烯膜和铝箔,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
对于铝塑复合膜的分离和分类回收,通常采用化学物理方法,即物料(即铝塑复合膜,下同)经化学药剂浸泡反应后,再用机械强力剥离。从机械角度讲,就是要设计一种节能、高效、实用的剥离装置,使得聚乙烯膜与铝料的彻底分离,分类回收。剥离装置对于产品的品质、回收率,影响极大,甚至影响到项目的可行性。如果剥离率高,回收的聚乙烯不含残铝(或极少残铝),则聚乙烯产品品相好、售价高,项目经济效益良好。反之则项目可能亏损。而亏盈点往往是企业的生存点。
目前常用的是卧式干法剥离,即在卧式外壳中,装一转动轴,转动轴上沿一定的螺线,安装一定数量和大小的刀片。转轴高速旋转,应用其巨大的线速度与加入的物料(指经过浸泡后的铝—塑复合膜)碰撞,及在狭小空间中物料相互之间的搓揉,而使其剥开。通过控制刀片的方向与角度,使物料沿一定方向运动,在运动中发生碰撞、剥离。此装置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存在以下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
(1)采用卧式高速运行则物料运行速度快,为剥离得较干净,物料须在机内停留较长的时间,方能有足够的碰撞、搓揉的概率,因而机器较大、笨重、投资较昂贵,其剥离机长度一般为5~6m。
(2)能耗较大。
(3)尽管在剥离机内部喷水,使铝粉与PE膜分离,但基本是干性高速剥离,在转轴高速运行的条件下,塑料膜破碎,较多的塑料碎膜与铝粉混杂,造成后道工艺中铝粉净化的困难,严重影响回收铝粉的纯度和品质。
(4)由于剥离长度较长,转动时长轴会有一定绕动,转速不可能太快,一般仅在几百转/分,影响剥离效果。
中国专利CN1718408公开一种将废旧铝塑复合膜中的塑料与金属铝箔进行分离的方法。它首先将废旧铝塑复合膜浸泡在含有3~15个碳原子的有机溶剂中,并进行搅拌,经过0.5~20h后,取出铝塑复合膜并放入离心机中,将吸附在铝塑复合膜中的有机溶剂脱附出来,脱附出来的溶剂可以继续使用;同时,采用手工方法,将脱附后的铝塑复合膜中的铝箔与塑料进行剥离与筛选,得到可以再利用的铝箔与塑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高剥离强度、高品质的带螺旋分布刀片的内转筒单管式剥离器。
本实用新型设有外筒、内转筒、下料斗和出料斗;所述内转筒设于外筒内,内转筒的外壁上设有刀片阵列,所述刀片阵列呈螺旋分布,所述下料斗的出料口与外筒连通,所述出料斗的出料口与外筒连通。
所述下料斗的出料口可与外筒的底部侧壁连通。所述出料斗的进料口可与外筒的顶部侧壁连通。
所述外筒可采用圆筒,所述内转筒可采用圆转筒。
所述刀片可采用梯形刀片。
运行时,物料(指浸泡过的铝塑复合膜,下同)经进料斗与循环水混合注入外筒内,经带剥离刀片的高速运动的内转筒强力撞击、搅拌、揉搓后,铝箔和塑料膜剥离,塑料膜保持原有的形状与尺度,剥离后的铝箔在强力作用下,破碎并形成大小不等的颗粒状的粗铝粉。在高速运转的条件下,塑料与粗铝粉由循环水从出料管带出。本实用新型最大的特点是:利用高速转动的内转筒上的较短的用于剥离的带螺旋分布刀片阵列有很大的线速度,达到良好的剥离效果。同时剥离刀片较短,不会“挂料”,可减少阻力,达到高效和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外筒1、内转筒2、下料斗3和出料斗4;所述内转 筒2设于外筒1内,内转筒2的外壁上设有刀片阵列21,所述刀片阵列21呈螺旋分布,所述下料斗3的出料口31与外筒1连通,所述出料斗4的出料口41与外筒1连通。
所述下料斗3的出料口31可与外筒1的底部侧壁连通。所述出料斗4的进料口41可与外筒1的顶部侧壁连通。
所述外筒1可采用圆筒,所述内转筒2可采用圆转筒。
所述刀片可采用梯形刀片。
由于内转筒直径小于外筒,因此在内转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容纳物料的空间。外筒与内转筒直径须保持合适的比例,直径差太小,则空间差太小,容纳物料太少,产能低,且容易造成物料流动不畅而堵塞;相反,直径相差太大,则空间过大,"能量密度"太小而降低机械剥离强度,影响剥离效果。内转筒上沿一定的螺线按一定的距离,安装焊接剥离刀。剥离刀密度应适中。剥离刀为梯形,与物料正面撞击的一方开"坡口",形成较锋利的刀刃,以利剥离。剥离刀长度(也即梯形的高度)不宜太长,以免形成"挂料"(即物料堆积在刀刃上)增大阻力,且降低剥离效果。梯形剥离刀须与水平方向形成一定的倾角,使物料在高速旋转时,按所需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川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川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0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MC专用液压机微速开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喂料开炼机出片宽度自动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