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麦谷朊粉水解专用酶解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1480.6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0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温志明;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志明 |
主分类号: | C12M1/40 | 分类号: | C12M1/40;C12M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谷朊粉 水解 专用 酶解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麦谷朊粉进行酶解工艺时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小麦谷朊粉水解专用酶解罐。
背景技术
谷朊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72-85%,主要是由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由于小麦蛋白具有独特的氨基酸组成,含有较多的疏水性氨基酸和不带电荷氨基酸,使得小麦蛋白分子内疏水作用区域大,进而溶解度底。
酶解罐是通过添加特殊的酶类,水解谷朊粉的设备。但由于谷朊粉的溶解度低,目前公知的酶解罐底物浓度一般控制在8%-12%之间,浓度过高时,随着搅拌的进行容易形成团状面筋,黏在搅拌器上,不利于下一步操作。谷朊粉酶解物要喷雾干燥进行保藏和运输,直接喷雾干燥由于底物浓度低,能耗较大,目前常采用浓缩操作,同样造成能源的浪费。
酶解的过程中,蛋白质的肽键不断被打开,随着水解度不断增加,体系的pH值不断地降低,酶的活性也不断的受到抑制。对于较大酶解体系,酶活较强时,pH值下降很快,没有达到合适的水解度时,酶活就会受到较强的抑制,导致反应缓慢或者酶失活。常用的方法是用蠕动泵向酶解体系中不断加入大量碱溶液,由于体系较大,不会很快达到均匀常常造成反应体系中局部碱浓度过高,从而导致酶失活。
为了克服反应底物浓度过低,造成的能源浪费,并且能充分的利用反应的酶活,所以有必要对谷朊粉酶解罐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谷朊粉水解专用酶解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麦谷朊粉水解专用酶解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部两端设有罐体支撑架,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顶部安装有多个搅拌电机,所述每个搅拌电机下端都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罐体的壳体与罐体内部的搅拌叶轮连接,所述罐体内腔顶部中央还设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连接软管,所述软管穿过罐体的壳体与罐体外部的压力泵连接。
所述搅拌电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搅拌电机分别安装于罐体顶部两侧距离罐体边缘四分之一处并位于同一直径上。
所述搅拌叶轮为光滑圆弧状,所述搅拌叶轮分别安装于离罐体中部0.2m-0.4m和0.4m-0.6m处。
所述罐体的侧面下端还可设有pH计测试位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是可以先把酶加入到水中,搅拌溶解后,再加入谷朊粉,通过两个搅拌叶轮的搅拌,提高了反应体系的底物浓度,可以达到25%到35%,节约了能源,有利于酶和底物的充分接触,另一方面采用两个搅拌叶轮搅拌的技术,避免了一个搅拌叶轮搅拌时因搅拌过快产生的大量气泡导致的部分酶失活;二是向体系加碱调节pH值时,借助于压力泵的压力使得碱液通过雾化喷头形成微细雾化状,从而均匀的喷洒到罐体内反应液的表面,不仅避免了反应体系中因局部碱浓度过高而引起的酶失活,还能够使得反应体系迅速达到预定的pH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喷头的碱液雾化效果图。
其中:1、罐体,2、罐体支撑架,3、出料口,4、进料口,5、搅拌电机,6、搅拌轴,7、搅拌叶轮,8、雾化喷头,9、软管,10、压力泵,11、pH计测试位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麦谷朊粉水解专用酶解罐,包括罐体1,罐体1底部两端设有罐体支撑架2,罐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罐体1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4,罐体1顶部安装有两个搅拌电机5,搅拌电机5分别安装于罐体1顶部两侧距离罐体1边缘四分之一处并位于同一直径上,每个搅拌电机5下端都连接搅拌轴6,搅拌轴6穿过罐体1的壳体与罐体1内部的搅拌叶轮7连接,搅拌叶轮7为光滑圆弧状,搅拌叶轮7分别安装于离罐体1中部0.3m和0.5m处,罐体1内腔顶部中央还设有雾化喷头8,雾化喷头8连接软管9,软管9穿过罐体1的壳体与罐体1外部的压力泵10连接,罐体1的侧面下端还可设有pH计测试位点1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是可以先把酶加入到水中,搅拌溶解后,再加入谷朊粉,通过两个搅拌叶轮7的搅拌,提高了反应体系的底物浓度,可以达到25%到35%,节约了能源,有利于酶和底物的充分接触,另一方面采用两个搅拌叶轮7搅拌的技术,避免了一个搅拌叶轮7搅拌时因搅拌过快产生的大量气泡导致的部分酶失活;二是向体系加碱调节pH值时,借助于压力泵10的压力使得碱液通过雾化喷头8形成微细雾化状,从而均匀的喷洒到罐体1内反应液的表面,不仅避免了反应体系中因局部碱浓度过高而引起的酶失活,还能够使得反应体系迅速达到预定的pH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志明,未经温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14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