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口径带空心阀板中线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1598.9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1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凤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埃维玛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36;F16K1/4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席虹岩 |
地址: | 20190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空心 中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线蝶阀,尤其涉及该中线蝶阀的结构。
背景技术
蝶阀主要应用于城市供水、石油化工、海水淡化、医疗器械等领域,分为中线对夹式蝶阀、中线法兰式蝶阀、单偏心蝶阀、双偏心蝶阀及三偏心蝶阀,蝶阀的结构不同使得应用领域也不同。
如图1、图2、图2A所示,现有技术的大口径中线蝶阀(DN700-DN2200)主要由:尾盖1、阀体2、轴套3、阀座4、阀板5、阀杆6、销子7、铝圈9及O型圈8部件组成。
上述结构中,阀板5和阀杆6采用有销连接,而且阀板是实心铸造结构,这样的结构有以下弊病:1、阀板有很大的重量,原材料成本较高;2、阀板刚度较差,在高压密封测试时,阀板位移大,因为阀板和阀座是过盈配合,当阀板位移时会带动阀座,容易造成阀座蠕变及阀座磨损,从而产生泄漏;3、阀板和阀杆使用的是锥销传动,需在阀板和阀杆上钻锥形通孔,这样会降低阀杆的强度,同时锥销连接的结构,如果锥销一旦脱落即会产生泄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大口径带空心阀板中线蝶阀,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在所述的阀体的上、下轴孔内分别装入上轴套及下轴套;所述阀体与阀座为组合件,阀座采用胶水粘固在阀体上;阀板外圆与所述阀座内孔配合,阀板两端平面与阀座两端平面过盈配合;在所述阀板上的上阀杆及下阀杆与所述阀座的上、下阀杆孔过盈配合;所述上阀杆及下阀杆穿过上轴套和下轴套与阀座配合;所述阀板采用空心结构整体铸造成型;推力轴承与下阀杆尾部的轴承座配合,O型圈装入阀体尾部的O型圈槽内,尾盖通过尾盖螺栓固定在阀体尾部并和推力轴承平面无缝配合;上密封填料穿过上阀杆装入阀体上部的台阶孔内,滑动轴承装在上阀杆的台阶上,上密封压盖通过上密封压盖螺栓固定在阀体上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阀板采用空心结构,阀板重量比现有技术轻10%以上,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2、拱桥型阀板结构,大幅提高阀板的刚度,最大耐压超过使用压力的140%,防止由于阀板位移带动的阀座蠕变,防止泄漏;3、阀板与阀杆使用无销内穿动设计,阀杆六方头与阀板六方孔配合,使加工简单,且阀杆上无需钻孔,阀杆强度更高,并使阀板上没有任何可泄漏处,提高了阀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中线蝶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阀板结构俯视图。
图2A是图2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图3沿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3A的阀板正视图。
图4A是图4的A向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3、图3A、图4、图4A、图5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19;在所述的阀体19的上、下轴孔内分别装入上轴套17及下轴套14;所述阀体19与阀座18为组合件,阀座18采用胶水粘固在阀体19上;阀板16外圆与所述阀座18内孔配合,阀板16两端平面与阀座18两端平面过盈配合;在所述阀板16上的上阀杆17及下阀杆15与所述阀座18的上、下阀杆孔过盈配合;所述上阀杆20及下阀杆15穿过上轴套17和下轴套14与阀座18配合;所述阀板16采用空心结构整体铸造成型;推力轴承13与下阀杆15尾部的轴承座配合,O型圈12装入阀体19尾部的O型圈槽内,尾盖11通过尾盖螺栓10固定在阀体尾部并和推力轴承13平面无缝配合;上密封填料21穿过上阀杆20装入阀体19上部的台阶孔内,滑动轴承24装在上阀杆20的台阶上,上密封压盖22通过上密封压盖螺栓23固定在阀体19上部。
所述阀板16外圆采用球面抛光,呈拱桥型结构。
所述上阀杆17的六方头与阀板16的六方孔配合;所述阀板16与下阀杆15配合孔内设置台阶,能限制下阀杆15向上位移。
本实用新型中上轴套17及下轴套14装入阀体19的轴孔内,上轴套17及下轴套14与阀体19过盈配合,可防止上轴套17及下轴套14位移;阀体19及阀座18为组合件,阀座18使用Lord305AB胶水粘固在阀体19上,与橡胶硫化相同效果;阀板16外圆与阀座18内孔配合,阀板16外圆采用球面抛光设计,有效降低启闭扭矩,阀板16两端平面与阀座18两端平面过盈配合,产生密封比压,形成第一道密封;上阀杆20及下阀杆15穿过上轴套17、下轴套14和阀座18与阀板16配合;上阀杆17及下阀杆15和阀座18的阀杆孔过盈配合,形成第二道密封;上阀杆17的六方头与阀板16的六方孔配合,无需在阀板16和上阀杆20及下阀杆15上钻孔,对阀板16和上阀杆20及下阀杆15强度没有任何影响,安全性高;阀板16与下阀杆15配合孔内有台阶,可限制下阀杆15向上位移;阀板16采用空心结构整体铸造成型,阀板16在受高压时有很小的位移,也防止由于位移产生对阀座18的影响;推力轴承13与下阀杆15尾部的轴承座配合,可降低由于阀板16重力产生的摩擦系数,降低启闭扭矩;O型圈12装入阀体19尾部的O型圈槽内,尾盖11通过尾盖螺栓10固定在阀体尾部并和推力轴承13平面无缝配合,同时把O型圈压缩,形成密封,可防止阀门尾部外漏;上密封填料21穿过上阀杆20装入阀体19的台阶孔内,滑动轴承24装在上阀杆20的台阶上,上密封压盖22通过上密封压盖螺栓23固定在阀体19上部,同时压缩上密封填料21,使上密封填料21与阀体19台阶孔及上阀杆20外圆产生密封比压,形成上密封(第三道密封);滑动轴承24采用耐磨同材料并上有食品级润滑油,可防止上阀杆20与上密封压盖22直接接触,降低摩擦系数,减轻阀门启闭扭矩;上密封压盖22的台阶孔可防止上阀杆20受内压时产生上位移,实现防飞出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埃维玛阀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埃维玛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15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双闸板闸阀
- 下一篇:一种无接触迷宫式旋转密封装置